(吉隆坡28日讯)吉隆坡国际机场(KLIA) 接驳电车系统再度发生故障,马青总秘书苏仪芳抨击,此事发生在东盟会议期间, 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形象,更在各国贵宾面前丢尽国脸, 是大马的耻辱。
她发表文告指出,KLIA作为国家的“第一门面”, 理应代表马来西亚的现代化水平与服务素质, 如今却屡屡因为设备故障、管理不善和应对迟缓成为国际笑柄。
“外国贵宾刚抵达马来西亚,就爆出接驳电车坏掉、 旅客被迫在轨道上步行拖行李的场景,这到底像不像一个号称‘先进国家’ 的机场?我们花了多少钱提升系统,却换来这样的窘境?”
苏仪芳表示, 根据交通部副部长拿督斯里哈斯比日前在国会披露的数据, KLIA接驳电车从7月2日至9月30日期间, 共录得19次故障事故。加上在那之后发生的事故, 意味着这项服务自重启以来故障次数已超过20次。
“交通部长陆兆福必须向全国人民交代, 为什么接驳电车才在7月启用,新系统在短短4个月内, 就已发生超过20次故障,这样的频率,根本不合理, 显示出工程品质、承包与监督环节都存在严重问题。
她强调,这并非单纯的技术问题,而是系统性管理失败。
“机场接驳车频密出现故障,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每次出事, 政府与机场管理层只会‘道歉’、‘调查’,然后不了了之。 马来西亚人不需要再听‘抱歉’,我们要看到问责!”
苏仪芳质问,根据陆兆福先前的说法,马来西亚机场控股有限公司( MAHB)与承包商的合约设有两年保固期,一旦发生问题, 承包商必须承担责任与赔偿。
“但问题是, 政府到底有没有真正执行这项合约?承包商是否被罚? 相关赔偿又是否能弥补频密故障所带来的损失? MAHB是否被追责?还是大家只是在互相推卸责任?”
她强调,作为交通部长,陆兆福不能只是“发表声明” 或召开记者会,反之必须切实采取行动, 指示机场控股有限公司全面检讨承包商表现, 公开所有维修与保养记录,并向国会和人民交代。
“KLIA是国家的门面,是每一位旅客对马来西亚的第一印象, 如果连基本的接驳电车系统都无法正常运作,如何谈吸引外资、 推动旅游业?这不仅是工程丢脸,更是管理丢脸、政府丢脸!”
“KLIA接驳电车事件不仅是交通部的耻辱, 更是整个政府效率与诚信的考验。政府必须以严肃态度处理此事, 否则只会让国际社会再次见证马来西亚一味推卸责任和屡屡犯错的问 题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