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7日讯)自从首相丹斯里慕尤丁宣布在全国实施行动限制令,希盟领袖纷纷质疑国盟政府,是否研究过行动限制令对低收入群的财政影响。
希盟领袖今日透过面子书直播记者会时指出,巴生谷一带民众的收入有不少是按日计算,而不是按月计算。
国家诚信党莎阿南国会议员卡立沙末说,他作为前联邦直辖区部长,接到很多人民的疑问,特别是领取日薪的人士(散工)。
“他们会怎么办?不是每个人能获得政府的员工赔偿。
“小商人呢?他们又怎么办?当粮食充足,但人民没钱买食物,那怎办?”
他也提及店家要承担的开销,因为后者即使没营业,也要支付生意执照、办公室、店铺租金等开销。
他希望政府厘清情况,并明确说明哪些商业能营运,哪些必须暂时关闭。
他也表达对留在家中的指示感到担心,特别是密度极高的住宅区(B40低收入群体的人民组屋)。
“若每个人必须留在家中,不能离开,这是方案吗?那些住在人民组屋,生活拮据的人士怎么办?
确保人民不会报穷
“难道这就不会促使疫情扩散?为何政府不按照前卫生部长(拿督斯里祖基菲里)的建议,即按照区域或地点设立行动限制令,并根据确诊病例进行隔离。”
至于面对被迫拿无薪假的员工,政府该不该干预“不良贷款”(即短期内,逾期未能偿还的贷款为non-performing loan),行动党芙蓉国会议员陆兆福在记者会上说,这属于国家银行的管辖权。
他说,政府可以与国行讨论,并指示为受影响者重整银行贷款,特别是航空业。
“我们要见到更多积极的行动,以确保人民不会报穷。很多打工族失去收入,无法偿还车贷、房贷,还可能被列入黑名单和破产。”
“这不仅对打工族不好,也影响银行,因为他们有很多不良贷款(NPL)。”
另外,公正党总秘书拿督斯里赛弗丁纳苏迪安,追溯1997年和1998年的金融危机,指很多企业为了还清银行利息及本金而挣扎。
他说,时任首相敦马哈迪采取数个措施,包括修改不良贷款的定义,从3个月延长至6个月,并对有需要的人,提供财政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