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15日讯)华裔宗教司郑全行认为,大马是一个以穆斯林人口为主的国家,因此所有制度必须以伊斯兰与国语为主,理由是“少数应该了解大多数”。

郑全行在Sinar Harian撰文说,马来语与伊斯兰是大马的国家主权象征,所有国人都必须了解,没有例外。

“很奇怪的是,有人不只是无法掌握,还轻视与嘲笑国语与宗教。”

他批评“超级怕输者”(ultra kiasu)在修正《1965年伊斯兰法庭(刑事权限)》(也称为355法令)课题上,即使政府已经说明不是伊斯兰刑事法,但是他们还是继续反对,原因就是他们害怕他们的非法生意会受到影响。

他说,今年大马电影节的非国语组别风波,也是超级怕输者在搞事,所以政府才会取消新制度。

郑全行大力批评跨宗教和谐与谅解委员会,竟然建议教育部在国小设立“不同宗教信仰理解”课,以让国小生更了解不同宗教信仰。

“究竟是谁应该去了解谁?少数了解多数,还是多数了解少数?”

他不认同国小应该摒弃马来人与伊斯兰特色,这样才能吸引非马来人孩子就读的说法。

“还有人说国小的非马来人学生增长率只有4%,但是华小的马来人学生却增加18%,华小会在未来10年内取代国小。”

“很奇怪,为何不是去劝华小或淡小摒弃少许的华人或印度人特色,让他们的孩子更了解国家教育哲学与国家议程?”

他强调,国语与伊斯兰是不能妥协的议程,一旦失去这两个议程,国家就没有主权,人民也变成贱民。

他说,如果说华语是与中国维持贸易关系的桥梁,那么他建议政府设立以华语为媒介语的宗教学校,让穆斯林或马来人孩子就读,这样他们就能与华小生竞争。

他声明,没有人反对中国经济崛起的事实,他也认同学习不同语言包括华语的重要性,但是不能因为这样而放弃本身的国家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