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荣获台湾艺术界最高荣誉《国家文艺奖》的原住民编舞家布拉瑞扬·帕格勒法(Puljaljuyan Pakaleva),将率领布拉瑞扬舞团于7月14日至7月16日(星期五至星期日)首度登上大马舞台。

值得一题的是,这是该舞团首次访马,他们将会在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klpac),献上享誉国际舞作《路呐》东南亚首演。

布拉瑞扬是台湾排湾族原住民,离乡学习舞蹈,在台北艺术大学毕业后加入云门舞集,之后走跳世界舞台,并为国际级舞团编舞。

他曾受邀为台湾云门舞集、云门2、美国玛莎葛兰姆(Martha Graham)舞团等编舞。

随后在2015年返回家乡创立同名舞团,展开探寻原住民身分认同,并以母体文化进行创作的新阶段。

团员们以走进山里劳动,临岸吟唱,一趟趟的田野踏查,不断挖掘认识自己的传统与文化,再以此为基底,发展独具的身体动作与语汇。

《路呐》则是舞团第5部作品,2018年受台湾台中国家歌剧院委托制作,同年在台中国家歌剧院世界首演。

2019年受邀参与加拿大《北方舞蹈秋天》,2022年担纲日本横滨表演艺术交流会议(YPAM)开幕演出,另外还获得第17届台新艺术奖年度大奖。

-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提供-
-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提供-

这是一场传统与现代对话的表演

《路呐》带给观众的不仅是舞蹈,还有充满穿透力的音乐。

2017年,布拉瑞扬与舞团舞者深入台湾最大的“罗娜部落”寻找巡演场地,在黑暗中听见罗娜薪传音乐团正唱起被列入台湾文化资产的布农古谣,《路呐》正是从这里开始。

一星期后,那歌声仍然在脑海中回荡,布拉瑞扬与舞团舞者决定重返罗娜部落学习山林生活,与罗娜薪传音乐团学习布农古谣,从日常吟唱至传统猎人充满力量的“报战功”,成了《路呐》的一部份。

在作品中,舞者展现身体的纯粹劳动姿态,并以歌声召唤观众进入群山,引领观众穿梭其间,体验一场传统与现代对话。

《路呐》将布农文化结合舞蹈艺术,回应传统和当代,舞者也回归自我内心的探索,《路呐》成功摘下第17届台新艺术大奖,更被评为是“令人激赏的一座里程碑”。

除了布拉瑞扬,还有技术总监兼灯光设计李建常、影像设计徐逸君,以及9位舞者(高旻辰、陈忠仁、孔柏元、王傑、陈圣志、张杰、许庭玮、周堉睿及孔亚明)。

《路呐》由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与驻马来西亚台北经济文化办事处联手呈献,台湾文化部及白沙罗表演艺术中心为支持单位。

该演出将于7月14日至7月16日,位于吉隆坡表演艺术中心壹剧场上演三场演出,在最后一天场次设有演后座谈,演出票价为80令吉及100令吉(艺术之友将鸣谢于klpac网站上)。

所有在5月31日前購票,还可以享有早鸟优惠 (折扣25%),教育团购20张或以上可享特价50令吉。

欲知更多详情,欢迎透过WhatsApp联系018-227 7212、浏览官网(www.klpac.org),或者购票平台(www.cloudjoi.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