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7日讯)今年为南京大屠杀80周年,13日于中国南京举行高规格纪念活动,场面相当盛大。但一家名为“大开沙界”的餐馆因为距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不远,店名与成语“大开杀戒”谐音相同引起争议。在市府管理人员介入下,招牌已经撤下。

澎湃新闻报导,这家沙拉连锁店属于上海思味谷林餐饮公司,目前全中国已有50家门市,南京就有3家“大开沙界”。而这家引发议论的门市开张不过半年。

这家门市距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步行仅需约10分钟。一些南京市民认为,在这么敏感的地方开设这种名字的餐厅,不但是对死难者的不敬,也是对国人情感的冒犯。

尽管“大开沙界”是注册商标,商家可合法使用,但南京市建邺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介入调查后,已先劝说商家将中文字样遮挡或撤下。

据该公司创始人之一的安琪雅介绍,“大开沙界”四字是其注册商标的一部分,2016年通过国家工商局审核注册,正常在门店内外展示使用。对于这次遭投诉,安琪雅觉得有些无辜和无奈。她表示,全中国50家门店,还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反映。

没违法但引发不良联想

她解释说,“大开沙界”取名用意,对应英文“Max Salad”。Max是取公司三位创始人首字母组成的单词,为了避免译成中文的“最”、“极致”等字词,最终选用了“大开沙界”四字,寓意为“打开沙拉的新世界”。

上海邦信阳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律师合伙人陈斌寅认为,“大开沙界”是中性词,本身并不违法,未来应该也不太可能会处罚商家。但即便抛开时机和地点,“大开沙界”四字易引发不良联想,其谐音宣扬暴力,可能会对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有悖于社会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