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6日讯)美国候任总统特朗普上周日与台湾总统蔡英文的越洋热线,惹起一场外交风波,话题热烧至今。不管特朗普是有心还是无意,都让人好奇,各国领袖之间,如何打电话才算正常?
英国广播公司(BBC)中文网报导,为了避免恶作剧或是语言不通,各国领袖讲电话有许多的前置作业。首先,领袖们不太会像一般人,直接打电话说,“喂,请问是某某总统吗?”
当两国关系密切时,就先由一边的特情室致电给对方的特情室,表示元首想要通话。
希拉莉被接线员为难
虽然总统本人不察觉,觉得拿起电话就接听,一如其他的通话,但其实事前各方人员已多重检查,确保不会搞错对话人的身份。
有时检查过程过份严谨,连美国前第一夫人卿希拉莉也被人“cut线”。2010年时任国务卿的希拉莉便在一个电邮中透露:“我正与白宫接线员争吵,我说我是谁,那个人不信。”
若两国关系不那么亲密,便是由一边的大使正式提出请求,列出联系日程与通话原因,等待对方同意。
通话前有简介内容
此外,不要以为国家领袖之间的对话会有太多即兴的对话,他们对话前基本上也对内容有简单了解。
报导指出,以美国为例,通话前,会先由国家安全委员会汇报基本讯息、推荐话题以及个人资讯,像是对方的家人是否最近身体不适。
如果通话的议题比较敏感,国安会会为总统提供额外的简报,然后会在通话中旁听。
不能缺少翻译人员
终于到了通话的时刻,领袖讲电话时,通常有许多人旁听,包括副手和翻译等等。
哪怕领导人本身能够流利地说另一国语言,他们也常常会在官方通话中选择使用母语。除了因这是一个国家尊严的问题,但是更多的是为了避免误会。
美国总统的翻译必须经过安全调查、背景审核,甚至测谎,然后才能获准在高层外交当中有对敏感信息的知情权。这些翻译的来头都不小,是某些议题的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