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马华副总会长拿督斯里郑联科表示,华社对马华的支持率下降,很大程度是因为巫统昔日的傲慢态度,包括“举马来短剑”的行径。

他在接受《自由今日大马》访问时表示,自2004年起,马华渐渐失去支持,主要原因是华裔选民不满其国阵盟党巫统的傲慢。

他举例说,2005年,时任巫青团长拿督斯里希山慕丁在巫统大会上高举马来短剑,引起非马来社群的不满,此后非马来人对国阵的支持率大幅下降。

他表示,尽管希山慕丁后来为自己的行为道歉,但政治分析员认为,这起事件成了非马来选民在2008年大选中倒向反对党阵营的原因之一。

郑联科是针对巫统最高理事拿督弗亚查卡希呼吁马华反思不获华社支持的原因,如是表示。

郑联科说,2000年,时任首相敦马哈迪还将《华团大选诉求》与共产党和“奥玛乌纳”(Al-Ma'unah)极端组织相提并论。

此外,他说,2006年时,非穆斯林部长曾签署一份备忘录,呼吁时任首相敦阿都拉保护非穆斯林的权益,但最终被迫撤回。此举让华社感到失望,因为在2004年大选中,华社一面倒投票支持国阵和巫统,而那届大选是阿都拉上台以来首次领导国阵出征大选。

郑联科指出,另一件激怒华社的事件发生在2018年,当时有人指控华裔大亨郭鹤年资助行动党推翻国阵政府,进而引起争议。

他说,来自巫统的时任旅游部长拿督斯里纳兹里挑战郭鹤年从香港回国参选,并辱骂对方是“娘娘腔”(pondan),之后还拒绝道歉。

“这些事件让华社感到不安,尤其是在马华先前曾说服华社,在马哈迪与东姑拉沙里争执时支持马哈迪,以及后来支持阿都拉。”

“而我们(马华)也因此受牵连,遭受池鱼之殃。”

郑联科还表示,已故前财政部长敦达因在2018年大选时预测希盟有望在大选中取得突破的言论,经媒体广泛报导后,也促使华社转而支持当时的反对党(希盟)。

他认为,巫统不应忽视这些“历史事实”。

他说,巫统必须承认,马华不应为其支持率下降承担全部责任,尤其是在国阵面临一连串争议包括一马发展公司(1MDB)丑闻时,马华仍忠于国阵。

郑联科批评弗亚查卡希的言论不实,且态度傲慢。

他表示,马华总秘书拿督张盛闻只是表达了对巫统过度倾向希盟,尤其是行动党的担忧。

他说,无论是否属实,但目前外界的印象是巫统正屈从于行动党,这可能会让巫统付出代价。

“巫统不能继续将盟友拒之门外或蒙在鼓里,否则这将意味着巫统出卖国阵,转而支持行动党。从长远来看,这可能意味着国阵的终结。”

早前,张盛闻表示,在第15届全国大选后,马华已给国阵超过两年时间作出调整,但国阵依然优柔寡断,让马华党员深感挫折与迷惘。

他指出,若国阵无法明确阐明方向,马华应该主宰本身命运。

对此,弗亚查卡希认为,马华不应怪罪国阵,而是应反思为何失去华社支持。

他说:“马华必须扪心自问:为什么华社对马华的支持率下降?为什么马华在第15届全国大选只赢得两个(国会)议席?这与国阵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