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4日讯)若第15届大选落在今年7月后,我国将会因2019年修宪通过降低投票年龄至18岁,而涌现大量年轻选民。

基于没有前车可鉴,这些年轻选民对于现有政党的态度仍是未知数。即使我国仍处于抗疫非常时期,但为了避免遇上大量的年轻选民,许多政党仍呼吁在7月前举行大选。

在颁布紧急状态前,一些亲土团党的消息告诉《Malay Mail》,该党已做好在上半年举行大选的准备,以避免碰上这项未知数。

党内消息指出,土团党“数据小组”正将相关数据纳入,以确认国盟及成员党之间的议席谈判。

 “谈判已完成,而数据也已备好。现在问题是他们无法掌握新选民的数据。”

“最好是早日举行大选,因为大多数政党和支持者已准备就绪。”

但国盟及土团党似乎对新选民的到来无所适从,尤其国会上议院主席丹斯里莱士雅丁近日声称,降低选民年龄至18岁是个仓促的决定,年轻人尚未准备好致力于民主进程。

有关言论触发“18岁投票运动”(Undi18)促请首相丹斯里慕尤丁,重申其对降低选民年龄的立场。

该组织也提醒莱士雅丁,朝野政党国会议员于2019年7月16日已一致同意,修改联邦宪法第119(1)条文,降低投票年龄。

年轻选民是否为希盟囊中物?

希盟目前也做好提早大选的准备,并指国盟提早大选不仅是为了避免大量涌现的新选民,也乘机利用反对党的弱点及供应新冠病毒疫苗的优势。

“当希盟无法否决2021年财政预算案,土团党就已占了优势。”

“他们会以反对党没有明确的领袖,及开始使用疫苗,作为大选课题。”

另一方面,来自国家诚信党的消息指出,国盟不想在即将拥有投票权的年轻选民中冒险,而这些选民大多数在社交媒体上炮轰政府。

“若年轻选民增加,对国盟及巫统来说百害无一利。”

掌管国会及法律事务的首相署部长拿督达基尤丁透露,降低选民年龄及自动登记选民料将于今年7月完成。

他在国会回答提问时指出,选举委员会正与国民登记局合作,以做好落实自动登记选民及其他事项的准备工作。

211名国会议员于2019年通过修宪,降低选民年龄至18岁,同时落实选民自动登记;这也是希盟于2018年胜选上台后,首个获得朝野政党一致通过的修正法案。

时任首相敦马哈迪指出,随着选民年龄降低至18岁,预料下届大选将会增加780万新选民。

年轻选票花落谁家?

Undi18运动联合创办人塔玛(Tharma Pillai)指出,年轻新选民大量涌现不会对任何政党带来好处,同时结果也未必如各政党所预料。

他向《Malay Mail》透露,年轻选民似乎趋向于既定的趋势及现有的情况投票。

“除非有象征性的运动,否则从目前的情势看来看来不会有巨大的变化。在第14届大选,有很多要求改革的大型运动,如反对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的课题。”

“即使是典型不会投反对党、以种族或政党为先的选民,也投给了希盟。”

他指出,地理及人口依然是影响年轻选票取向的主因。

“当中还涉及宗教及种族因素,因此在新选民来说,这并非是完全未知的因素,因仍然可从地理、种族及宗教方面推测选民会投给行动党、巫统、土团党或伊党,这些都是存在的东西。”

“举例说,在吉兰丹的年轻人很大可能投给伊党,我认为这些都不是未知数,而是一些我们已预知的事。”

“只有大型的运动,年轻选票的取向才会又让我们感到惊讶。”

惟他补充,在全国许多年轻选民的支持下,希盟仍占有优势。

马来西亚工艺大学(UTM)地缘战略家阿兹米哈山(Azmi Hassan)认同塔玛的观点,认为新选民仍会依照原有的情势投票。

“如果考虑到当今的政治局势,这些新选民没有太多的选择。”

“依旧是土团党、巫统、伊党及希盟,与第14届大选没有太大的差别。”

“至少截止目前为止,我看不到任何新政党的崛起可以吸引新选民。即使是首投族,我可以肯定的是,他们会趋向于投给已成立多年且有经验的政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