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6日讯)行动党策略家刘镇东认为,该党不能再把争取马来选民支持的工作“外包”给其他盟党,而是靠自己来游说。
他接受《Malay Mail》访问时说,在2018年的大选中,该党了解到一件事,即不论是什么种族,马来西亚选民都对种族政治没兴趣。
“近日,国阵认为他们可以外包,但看看他们发生什么事。”
他表示,联盟为满足集体利益,采用分而治之的策略,或是所谓的“外包”举措,已不再适用。
“其他政党不能再说他们只代表马来人,就如行动党不能说仅代表非马来人一样,因为许多支持我们的选民来自各族。”
“今天没有外包了,行动党必须亲自与马来选民对话。”
他说,在这之前,行动党可能都在依靠希盟里的马来穆斯林伙伴,吸引马来选民,但在下届大选中,该党已不能再这样做了。
他认为,若行动党持续依靠非马来人的支持,在下届大选也只能赢得20至25个议席,即便是堡垒区,也无法稳操胜券了。
“除此之外,行动党必须赢得30%至40%马来选民的支持,才能夺下自己的议席。”
“即使是行动党掌握的议席,党也必须游说各自选区的马来选民支持,才能在第15届大选中获胜。”
摇摆选民受他人影响
另外,刘镇东说,鲜少人会谈论到,2018年发生政党轮替的关键因素,是因为非马来选民里特定群体的行为。
他指出,不是所有华裔选民都自动成为行动党或希盟的支持者。
他说,有大部分的人都是无党派的,只是临近大选时才选择支持希盟。
“其实,在许多相关的议席中,该些摇摆选民只是看见其他人准备改变时,才投票支持反对党。”
他说,随着时代发展,一些小城镇也逐渐扩大,人口开始增加,现有的选区也聚集了各族,这些都能让选民心态有所转变。
“该些之前支持马华的小镇华裔选民,他们想要投票给胜者,他们想要投票给他们认为能组建政府的政党。”
刘镇东也是行动党柔州主席,他说,如今在该州北部和中部的种族人口都非常混杂。
他指出,尽管有三分之一人口是非马来人,但多数选民都有一位马来朋友或顾客,而马来选民也会结交其他种族朋友,这种不断变化的互动,能左右投票的方向。
他也表示,在上届大选中可发现,部分老一辈的华裔选民在得知他们的马来朋友和顾客支持反对党后,就转向支持希盟。
至于年轻选民也已极度城镇化,也比上一代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我们现在谈论精明的选民,现在已不是你告诉他们怎么做,他们就会跟随。”
不能依赖游子选民
此外,行动党巴罗州议员赛奥玛表示,若在新冠病毒疫情后举办大选,那投票率可能会减少。
他说,政党必须游说当地选民,而不能依赖游子选民,因为后者可能无法返乡或通过邮寄投票。
“若你的选区有60%非马来人,但他们多数都是外坡选民,基于疫情的不确定性,来届大选的投票率会有所不同。”
“无论喜欢与否,我们都必须努力赢取各族的支持。”
他也说,这就是为何行动党改变其选举策略,专注于当前现实的主要原因之一。
“更进步的行动党和希盟不会依赖种族政治,作为人民代表就必须为所有种族服务,这样才能帮助你赢得下届大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