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日讯)前首相敦马哈迪表示,即使2020年2月他没有辞职,也无法再担任首相,因为当时希盟政府已经垮台。
他还表示,他原本以为还可获得多数支持,继续出任首相,但希盟最终选择支持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安华,结果导致“双输”局面。
前总检察长汤米汤姆斯在刚出版的回忆录中揭露希盟政府倒台的“内幕”,马哈迪今日在部落格发表文章提出自己的观点。
马哈迪说,他当时辞职是因为他所属的土著团结党,不再听取他的劝告,执意退出希盟。
因此,他认为自己应该辞去党主席职,而一旦辞去党主席职,他已不能在希盟内代表土团党,所以必须辞任首相。
他说,根据宪法第43(4)条文,当希盟失去国会下议院大多数支持后,该内阁就不能再存在。
“是的,辞职是我个人立场,我从未呈上内阁总辞的信函,但当希盟政府倒台后,内阁就没有理由存在。”
“其实没有过渡首相职务”
他提出,大马实际上并没有所谓的“过渡首相”职务,但他接受国家元首的委任,是因为当时需要时间选出新首相。
他说,因为222名国会议员投选新首相的过程需要时间,而国家需要一个临时政府首脑。
马哈迪称,在国家元首决定由222名国会议员提名获得多数支持的一名国会议员出任首相时,他没有表现出自己的人选,但他确实预计自己能赢。
他说,当时策划希盟倒台的现任内政部长拿督斯里韩查再努丁,已获得所有巫统和伊斯兰党国会议员的法定声明。
“我当时认为,我的优势得到强化,因为我同时有朝野议员的支持。但是,韩查的计划是让我领导一个由巫统、伊党和土团党组成的新联盟。”
“这样一来,我仍然是首相,也以此来说服我离开希盟。”
“但是,当希盟国会议员向元首提呈法定声明时,没有提名我出任首相。安华说服了他们,声称得到了沙巴和砂拉越国会议员的支持,加上希盟,有足够人数成为首相。因此,他们提名安华为希盟首相候选人。”
“但实际上,他只获得行动党、诚信党和公正党的支持。他们加起来有92人,我只得到62人,所以我们两个都输了。”
“当(丹斯里)慕尤丁被提名为首相时,他没有得到多数支持。但是当他被任命后,就可以向支持我的国会议员提供内阁职位,这些人改变立场,慕尤丁取得了微弱支持。”
马哈迪表示,作为过渡首相,他的工作是组建政府。
组织团结政府失败
“但政治人物都在谈论他们政党的利益,而不是在谈论国家利益。”
“所以我告诉所有政党的领导人,我们需要一个团结政府,所有党派都要忘记他们个人的议程。我们还要将非政治人物带入政府。”
马哈迪还指,他当时无法组织团结政府,是因为行动党伊斯干达公主城国会议员林吉祥指控他要成为“独裁者”。
“我清楚记得,国家行动理事会主席敦拉萨当年试图将所有反对党纳入政府,他成功纳入民政党,伊斯兰党和砂拉越人民联合党(SUPP),但行动党拒绝了,因此他有权任命一个新的同盟,即国阵。”
他认为,现今的大马也需要同样的团结政府。
“但是我失败了,因为林吉祥声称我想成为独裁者,他支持安华作为希盟首相人选。”
“如果这92票都给了我,我将得到154票。”
“想像一下,如果所有各方都以国家为主,国家的发展方向会是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