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8日讯)时事评论员潘永强博士认为,希望联盟推举其总裁敦马哈迪为首相人选,是要凸显出马哈迪在希盟领导的地位,进而获得更多传统马来选民的支持。

他说,这也是为何经希盟协商后,由马哈迪领导的土著团结党获得最多的竞选议席,这也旨在凸显土团党的角色。

他说,第14届全国大选最关键的不是城市华人或反对党原有的选票,而是要极力争取巫统传统选民,或保守马来乡村选民的支持。

“该些选民之前从不会支持反对党,或是对巫统有着许多忧虑,希盟就是要以马哈迪的领导地位和土团党的角色,来说服或让巫统传统支持者有信心,愿意支持反对党。”

“这些巫统传统支持者,包括联邦土地发展局(Felda)垦殖民, 也许近几年来已开始对巫统感到不满,如不满于巫统的腐败、贪污、或是生活费高涨、落实消费税,Felda财务问题等。”

“他们可能会有许多意见,但若要他们转投反对党,他们又有所保留。”

潘永强是接受《M中文网》电访时,如是指出。

他认为,该些对巫统不满的马来选民,或许也担心若让反对党执政,其马来族群的地位、权益、特权将会受到冲击,所以希盟若要获得马来选民支持,就必须要有说服他们的领导形式。

“对保守的马来选民而言,他们不会相信(行动党国会领袖)林吉祥和(公正党实权领袖拿督斯里)安华,他们更尊重和信赖马哈迪,因为马哈迪在任相22年期间可说是功大于过。”

“马哈迪不仅是国家发展重要推手,在任相时也提高了马来人经济地位,所以反对党以马哈迪挂帅,是比较容易吸引该些不满巫统,但又对反对党有所保留的选民支持。”

伊党空缺由土团党和诚信党补上

潘永强指出,马哈迪在重出政坛后,对政局带来一定冲击,这可见他还具备一定影响力,所以反对党推举马哈迪为首相人选,是会让巫统产生压力,且最不愿意看到的情景。

他说,巫统应该最希望看见两种情况发生,第一是马哈迪无法成为首相人选,第二就是希盟在选区分配事宜上,闹得不愉快,并出现裂痕。

“不过,按照昨日进行的大会来看,他们算是解决了上述两个问题,即使过程出现反对声音或意见等;这原本就是希盟最主要的障碍,唯有解决了,希盟才能继续往前走。”

另外,他也说,土团党目前所分配到的竞选议席,原是要保留予伊斯兰党的,然而在民联瓦解后,该些议席空缺只能由国家诚信党和土团党填补。

“伊党离开后,留下了很大的‘空间’,该些议席多数是属于内陆乡区,那是行动党应没能力去竞选的,而且公正党比较集中于半城乡的混合区。”

他也认为,在选举前,希盟为了要突出马哈迪的地位,可视他为老大,但目前只有一个国会议席的土团党并不算是领导希盟的政党,因这还得看选举后,哪个政党能赢得最多议席。

希盟大会昨日宣布,希盟总裁敦马哈迪与主席拿督斯里旺阿兹莎,将分别出任首相与副首相职。

不过,希盟执政后会寻求国家元首赦免安华,这样安华才能在希盟政府扮演角色,包括成为希盟首相。

希盟也宣布,土团党将在来届大选竞选最多国会议席即52席,而其次则是公正党竞选51席、行动党竞选35席、国家诚信党则竞选27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