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6日讯)大马印裔穆斯林大会(Kimma)指出,嘛嘛档(Mamak)和24小时营业的餐厅,不仅是提供食物的场所,也是一个可供年轻人交谈,并避免他们幽会(khalwat)的安全空间。
KIMMA主席拿督斯里赛依布拉欣向《Malay Mail》说,政府必须理解,所有餐厅不仅是提供食物而已,它也是一个服务大众的生意。
“我们必须考量其他因素,其中就是大学生。他们普遍都会组成学习小组,并在许多24小时不打烊的嘛嘛餐厅里讨论功课。这就成为了男女可以交流的安全环境。”
“若限制餐厅营业时间,让他们无处可去的话,会发生什么事呢?他们可能会前往其他不安全的地方。”
“至于穆斯林学生,他们是否会在无监护人的情况下,前往朋友的家,即所有男女会聚在一个封闭的空间里?这可能导致幽会,进而被宗教执法人员逮捕。”
他说,政府不应强迫食肆在午夜时分打烊,而是向人民推广健康饮食习惯。
另外,赛依布拉欣也说,大马人经常会于午夜,在家吃个小食,或在自家厨房准备简易餐点享用。
影响“美食天堂”美誉
“那他们接着要怎么做?告诉人们不应在午夜后煮食?那如果是斋戒月,该些需要在午夜后吃封斋饭(sahur)的穆斯林又应该怎么做呢?谁又会为他们提供餐食呢?”
他表示,一旦食肆不被允许在午夜后营业,那或会影响大马作为全球美食天堂的吸引力。
“我们以美食著称,前来我国的游客也赞叹能在24小时营业餐厅所享用的美食,他们是否有考虑过,这新政策或会影响旅游业?”
据《新海峡时报》昨日报导,政府将于明年起开始落实13项促进健康生活的新政策,以应对日益严重的非传染疾病威胁。
该些由特别内阁委员会谈论的政策,其中就包括分阶段限制餐厅和小食店必须在凌晨12时打烊等。
目前,我国有许多快餐店、酒店和嘛嘛餐厅或摊位,都有提供24小时服务。
赛依布拉欣也表示,在所有相关政策正式落实前,其组织将会呈交一份对应提案(counter-proposal)给予政府。
此外,大马穆斯林餐馆业者协会(PRESMA)名誉秘书拉曼沙胡则支持政府的政策和措施,惟担心工厂员工会面临何些命运。
“这不会对我们造成太大影响,即使现在我们的餐馆面临顾客减少的问题,但我较担心工厂员工,因部分工厂是24小时运作的。”
“该些员工在休息时间时,还能去哪里用餐呢?还有该些值夜班的保安人员呢?他们要如何购买食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