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无论是在公众场合甚至是在学校,都会看到年轻人和学生在指尖旋转着二叶、三叶或多叶形的东东,如果你不知道你就“欧特(Out)”了,那就是今年年初从韩国、日本、中港台再入侵大马的超人气小玩意指尖陀螺(fidget spinner)。
如果你还不知道这是什么“玩意儿”,那可以看看下面这个短片。
其实“指尖陀螺”早在 2016 年初在北美开始流行,由于体积小巧和上手门槛低,所以它迅速在各大社交网站的EDC (Every Day Carry-随身装备) 圈走红。
不仅如此,指尖陀螺在亚马逊(Amazon)玩具销售排行榜中,首20名的产品就占了17项;中国淘宝网站更是百花齐放,各种款式从塑料制作的基本款,到用黄铜、不锈钢、铝合金制作售价人民币248(约马币158)的土豪款,甚至连中国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周边都含括了,而在大马的FB网购网站更是销量长红的保证。
现在比较普遍看到的指尖陀螺塑料基本款,若在淘宝网可能只需要人民币5.50(约马币3.60),却在本地卖最便宜10至15令吉,连国内各大夜市也热销的情况下,可谓是赚很大的吸金魔法了。
这个小玩意不仅虏获了爱追求最新潮流潮人的喜爱,更是风靡了万千青少年们,他们研发了很多新玩法发视频在社交网站,甚至有专家预言说指尖陀螺会发展成像溜溜球(Yoyo)般拥有自己的协会和花式表演团。(花式玩法教学视频)
商家还以这种玩具可以纾解压力、抗焦虑、辅助戒烟、帮助孩子提高专注力,并可治愈过度活跃症(ADHD)也就是所谓的“过动儿”来作招徕。但事实是这样吗?
据悉早前有临床心理学家就曾表示不排除这些指尖陀螺对“过动儿”有一定作用,但现时很少会用类似的小玩意作心理治疗。这种玩具理应是有一些教育意义,并为孩子提供一种“感官体验”,可是已经有很多澳洲和美国的学校都禁止带去学校,而英国的部分学校更是下令若学生带就充公。不过大马教育部长马兹尔则表示,要等到完整的报告出炉,才对指尖陀螺禁带与否有进一步的指示。
校方下禁令的原因是很多教师投诉学生们都带来学校互相炫耀,并将所谓的“专注”重点放在玩指尖陀螺而不是在课业上,而且有学生在课室里互相丢掷,一不小心可能会弹伤眼睛或身体其他脆弱部位。
有些疯狂玩家还将指尖陀螺加上刀片,或者是火焰,欧美的急症科医生也提醒家长们这是危险玩法,有机会引致身体损伤尤其手部,并呼吁家长们在孩子们玩指尖陀螺时必须进行在旁监督,避免意外发生。
有更多的民众对指尖陀螺很不以为然,他们觉得这个玩意不需要任何的技术含量或者能够治疗心理病症,还有很多网民发布恶搞短片,让人看了不禁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