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在大马各个繁华的角落为生活努力地打拼着,不过坦白说,对于这个国家你的认识又有多深呢?
每一天走过、路过这些形形色色的建筑物,你会不会多看它们几眼呢?有时候,看着游客在那拿着相机不断地拍照、阅读这些景点建筑物的历史,小编不得不说:“外国人比本地人还更懂得细细地品味大马建筑物的色彩。”
大马每一座伟大、宏伟且壮观的建筑物,每一块砖、每一块瓦,背后都隐藏着一份情怀与历史故事。这一期,就让小编为大家简单地诉说以下这8大建筑物背后的故事吧!
1. 吉隆坡老火车站
每天乘搭的吉隆坡火车(Kuala Lumpur Railway Station),你知道它是被称为全马最美丽的火车站,而它至今已有105年的历史了吗?
这座火车站的建筑独特,是由英国设计师A.B.Hhubbock设计,是大马少有的白色摩尔风格的建筑,而且还是东西合璧,相当具有水准,难怪国外旅客来到吉隆坡会逗留在这许久只为拍照啦!
图取自:tendtotravel
2. 吉隆坡城市画廊
如果说要有一个地方能够清楚地“回顾”吉隆坡这座美丽城市的发展,那么你来城市画廊(Kuala Lumpur City Gallery)最适合不过了。
这栋建筑物建立于1899年的英殖民时期,从前是英国政府的印务局,如今门口林立着巨大的“我爱吉隆坡”(I LOVE KL)的装置艺术,形成历史建筑物与现代艺术强烈对比的特色~ 坦白或,里头的建筑物诉说的方式有趣,而且精致的建筑物模型让人叹为观止,不过可惜的是里头国外游客比本地人还多啊!
图取自:backpackers
3. 玫瑰堂
能够在一个回教国将教堂完整的保存下来,十分不简单。它不仅仅成为大马宗教信仰的见证,也是文化政治的见证。玫瑰堂(Holy Rosary Church)建立于1903年,是一座具有哥特峰峰的建筑物,非常值得到这见识一番。
图取自:stories
4. 怡保火车站
这个被称为怡保的“泰姬陵”的火车站(Ipoh Railway Station)建立于1914年,具有摩尔人风格和维多利亚的风格,每一次经过都感觉双脚踩在历史上,相当漂亮又具有意义。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这里除了将怡保开拓史上所有使用过的各种火车头和车厢头完整保留下来外,它还是电影《国王与我》的拍摄地点呢!
图取自:photomalaysia
5. 怡保圣米高学院
英殖民时代极少遗留下来的中学学校(Ipoh ST Michael Church)。尽管目前由政府管理,不过这间学院校地的操控全依旧落在住在校舍里头的神职人员所拥有哦!
这是F. Allad神父到霹雳州后的第一个基督教区,也是天主教会传播的种籽。当时候的生活艰难,不过F. Allad神父靠着饲养家禽和种植蔬菜来筹建这第一座教堂,可谓相当有血有泪呢~
图取自:ipohtalk
6. 凯莉古堡
这是一座未完成的城堡,由威廉凯利使密於1915年开始兴建。不过,在建到一半时,凯利却逝世了,因此这城堡始终没有机会建好,而如今也因为他们的故事而成就了这个古堡成为旅游胜地。
最引人入胜的是,这座百年古堡底下层有4个秘密隧道,其中3个已被找到,而还有1条通道,迄今仍未被发现。这个秘密隧道传言说,曾是第2次世界大战时,日本蝗军充当屠杀的刑场,被残杀害的许多枉死鬼,哀鸿遍野,因此这裡的孤魂野鬼也特别多。
到底真实的故事是怎样?无人知晓呢!
图取自:gowhere
7. 槟城市政府大厦
槟城市政府大厦(Town Hall)于1880年正式开幕,这座具有维多利亚建筑风格的大楼,曾是槟城社交名流交流之地。而里头的喷水池,也是在1883年有Koh Seang Tat 献给槟城民众的礼物呢!林立在槟城的市中心,无疑成了一道美丽的景色。
而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孙中山先生来槟城时,也曾在这里搞音乐会和舞会呢!
图取自:expedia
8. 马六甲荷兰红屋
要说马来西亚建筑物的历史,肯定不能不提马六甲荷兰红屋(The Stadthuys)。
这是1650年的荷兰式古老建筑物,厚重的木门、很红色的墙壁和锻铁铸成的铰链,是荷兰殖民统治者所遗留下来最重要的遗迹。
而红屋为什么是红色,说法众说纷纭。有人说原本红屋是白色的,不过由于当地人痛恨殖民者,而把吃过的槟榔吐在墙壁上弄成红迹斑斑;也有人说因为马六甲政府与漆料厂商合作,把这个红色成为“马六甲红”;当然还有人说,以前都是使用石灰泥漆,所以这“红色”是自然色等等....
图取自:easygo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