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学开始,华文老师便耐心地教导我们每一句的成语或谚语都有属于它自己的典故,这点我们非常了解~
不过,你可否知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会用到的许多词语其实都有属于“它们”自己的故事和由来的吗?
联合国教课文组织公布的《世界十大难学语言》中,汉语名列榜首。除了是因为发音较难念外,当然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要掌握中文词汇背后的每一个含义、典故,都需要耗费大量的心思去揣摩、端详。
这期,小编将带领各位走入仅属于汉语的世界,为大家整理了9个常用词语的起源,让我们一起来“涨姿势”吧!
1. 露马脚:为什么是“马脚”而非“人脚”呢?
当有一个人说谎露出破绽时,我们都会形容他/她“露出马脚”,不过在世界上150万种动物中,为何我们偏爱用“马”的脚呢?
古代汉族女性都必须缠小脚,以“三寸金莲”为审美女性的标准。相传 ,朱元璋当时候和一名还未缠小脚的马姑娘结婚。在走大桥的时候 ,一阵大风将桥帘掀起,马姑娘的两只“大脚”赤裸裸的展现在大众的面前。于是口耳相传,顿时轰动了整座小城。
从此,“马脚”一词就流传至今啦~ 此马非彼马,这里的“马”原来是个姓氏啊!
图取自:sina.com
2. 吃醋:你怎么老爱吃醋啊?
在恋爱或婚姻中的男女,总是免不了会出现“吃醋”的嫉妒心理 >.<" 不过,你们知道这个词汇的由来吗?
在唐朝宰相房玄龄的夫人嫉妒心比较强,而当时候的唐太中有意思想赐极为小老婆给房玄龄,不过他一直不敢接受。唐太中知道原因后,便对房玄龄的夫人说:若要嫉妒就选择死。于是要这位方夫人将“毒酒”一饮而尽头。
不过,其实唐太中给她的不过是一壶醋啊!所以,“吃醋”这个词从此就诞生啦!
图取自:gigacircle
3. 吝啬:听说金牛座的人最吝啬,是真的吗?
对于那些小气、一毛不拔的人,我们统称他们为“吝啬鬼”。XD
很久以前有一个叫王吝的人,中秋前夕去看望老朋友李啬,但不舍得买月饼,就画了一个月饼,提着去到李家。结果李啬没在,他的儿子画了一个大南瓜,送给王吝。
后来,人们就把这两个故事的主角命名为“吝啬”,用来形容那些刻薄小气的人!所以说,吝啬原来是两个人的人名啊!
图取自:31190.com
4. 装蒜:你还没还钱给我,少在那装蒜!
“装蒜”很明显又是一个负面词汇啦!大概就是指,找人算账时对方在那“假假”,装糊涂!
在冬天的时候青蒜尚未长出。相传,当地官吏差人为了讨好皇帝,所以把许多水仙移植到一起,远远望去其叶子酷似青蒜,乾隆皇帝看后果然赞不绝口,这位官吏也因此得以升迁。
所以说,当有人说你“水仙不开花”大概就是在嘲讽你装蒜,弄虚作假啦!
图取自:zol.com
5. 老头子:这词原来也有典故啊!
相信有许多读者和小编一样,一直以为“老头子”是形容一个人年纪大了,不过实际上的意思比这个深厚多了呢!
据记载,纪晓岚以为乾隆皇帝已经离开书馆,变问馆中人:“老头子已经走了吗?”这话刚说出,竟然发现乾隆皇帝就在他身旁坐着。皇帝非常愤怒的问:“老头子,三字作何解释?!”不料,机智的纪晓岚从容的回答:“万寿无疆之谓老,顶天立地之谓头,父母天地又谓天之子,简称为‘老头子’。”
哇!在紧急的情况下能够编出这样故事的人,只有纪晓岚做到啊!
图取自:archive
6. 马虎:你做事这么马虎,真不负责任啊!
这是一个关于血泪斑斑的故事啊!T.T
宋代,京城一位画家刚画好一个虎头,碰上有人来请他画马,他就随手在虎头后画上马的身体,并说这幅画命名为“马马虎虎”。于是有人将这幅画挂在厅堂,大儿子见了问他画里是什么,他说是虎,儿儿子问他却说是马。
不久,大儿子外出打猎时,把马当老虎射死了,画家不得不给马主赔钱。小儿子外出碰上老虎,以为是马想去骑,结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所以说,做事“马虎”是会死人的啊!
图取自:funnymalaysia
7. 倒霉:怎么今天诸事不顺,真倒霉!
一整天做事都不顺利、不吉利,我们都会用“倒霉”来形容,不过你知道这词汇也有典故的哦!
古时读书人要做官,都要参加科举考试。明朝时,应考者如果考不中,就要把家门前立起的旗杆倒下拿走,称为“倒楣”。
而“楣”和“霉”的读音相近,所以倒楣或倒楣都是同样的意思喔~
图取自:gotu.cc
8. 断肠:原来是母爱的象征啊!
当一个人悲痛到极点时,我们都会用“断肠”来形容。不过,这个词汇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关于母爱的故事呢~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传说东晋时有个大官坐船在三峡航行,手下有人捉到一只小猿,母猿沿岸哀叫,后来虽跳到了船上,但不料气绝而死。有人剖开它的肚子后惊见,它的肠子已裂成一寸一寸的... T_T
图取自:p3.pstatp
9. 买东西:为何不是南北?
这个问题小编从小就问过中文老师,可惜一直得不到满意的答案,而在今天终于“涨姿势”,满足小小的求知欲啦!!
这个词汇是源于东汉,当时候有东西两京,到东京买货物叫买“东”,到西京购货物叫买“西”,久而久之“东西”便成了货物的代名词。
相传,南宋理学大家朱熹见到好友盛温和拿着一个竹篮子便问:“你去哪里?”盛温和回答说:“我要去买点东西。”
朱熹随即问道:“你说买东西,为什么不说买南北呢?”盛温和解释:“东方属木,西方属金,南方属火,北方属水。我的篮子是竹做的,盛火会烧掉,装水会漏光,更不会盛土,只能装木和金,所以只能叫买东西,不说买南北。”
啊!原来买个“东西”也有这样的典故。小编只能说,古人的智慧真是强大啊!
图取自:chuans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