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南海 中共喉舌新加坡大使打笔仗

(新加坡、北京28日讯)南海仲裁令新加坡和中国的关系变得微妙,更爆发罕见的"大使和驻在国媒体总编辑”之间的笔仗!

这场笔仗起源于中共喉舌《人民日报》旗下《环球时报》于本月21日的一篇报导,内容指出新加坡官员在18日于委内瑞拉落幕的不结盟运动(NAM)峰会中,坚持要求在会议成果文件中,写入为菲律宾南海仲裁案背书的内容,但在若干国家反对下"未能得逞”。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荷兰海牙的常设仲裁法院,今年7月裁决中国主张的"九段线”在《国际法》之下没有效力,但中国拒绝接受仲裁结果。《环球时报》这篇报导指,月南海仲裁案结果出炉后,"新加坡的表现让人大跌眼镜”,表示东盟国家中只有新加坡明确表达了对仲裁结果的认可。

为此,新加坡驻中国大使罗家良(Stanley Loh)周一向《环球时报》总编辑胡锡进发表公开信,表示上述对新加坡的言行报导是不符事实和毫无依据的,新加坡代表团从未在不结盟运动峰会上提及南海或仲裁结果。

罗家良在信中写到,"对于一家主流媒体竟然刊登这篇罔顾事实、充斥着胡编乱造和无稽之谈的不负责任文章感到失望”。

《环球时报》总编辑胡胡锡进也在下午公开回覆,表示相关报导是记者根据不结盟运动的之情人士所提供,消息来源"严肃可靠”,并认为罗家良对于不结盟运动中一些争议情况未表述明确,还说罗家良不是这场会议的亲历者,"可能是您的政府让您这样说的吧。”

中国外交部挺《环球时报》

胡锡进的回覆信也再次指责新加坡对南海问题的表态不中立,偏袒菲律宾、越南,与美日形成呼应,是东盟中"极少数最积极宣扬南海仲裁的国家”。他要求罗家良要敦促自己的国家"反思”,不要给媒体"扣帽子”。

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周二在例行记者会上暗挺《环球时报》。他说,不结盟运动峰会"并非讨论南海问题的合适场合”,"事实很清楚,极个别国家”坚持要求在成果文件中"片面渲染有关涉南海内容”,但并没有得到不结盟运动绝大多数成员国的认同,有关内容也没有反映包括中国在内的南海问题相关方面的共识。

罗家良周三凌晨第二次致函《环球时报》,回应胡锡进对他第一次致函的回复,并重申该报的报导不实。

罗家良指出,此事件的关键在于《环球时报》21日刊登的报导,"并没准确地报导近日不结盟运动峰会的会议过程”。他在信中指,《环球时报》并没有参加相关会议,其信息仅依赖于匿名的消息来源。相反的,新加坡是不结盟运动的成员国,全程参与了峰会的讨论。因此,罗家良阐述的事实,可参照公开记录验证。

罗家良也指胡锡进"误解”了他之前的回复,他澄清,不结盟运动峰会主席国并没有拒绝新加坡的要求,而是不合规矩地拒绝了东盟要求以东盟共识更新有关东南亚地区段落的内容。鉴于此,寮国以东盟主席国的身份向委内瑞拉外交部长致函,对于不结盟运动最终文件中涉及东南亚的部分表示保留意见并要求记录在案。

罗家良指出,对于他之前回复中所附上的东盟主席国的信函,胡锡进一字未提。

针对胡锡进批评新加坡在南中国海课题上的立场,罗家良指出,这些与《环球时报》报导的真伪性毫无关联。他申明,新中两国的立场虽然不完全一致,但也不是对立的。"双方必须互相了解彼此的立场,求同存异,并且朝双方扩大共同利益的方向前进。”

他也再次要求《环球时报》将他于9月26日的信函,包括其附录部分(东盟主席国的信函),全文刊登在最初刊登其报导的《环球时报》印刷版。"这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全面、准确地了解事实真相,以确保诚信、专业、客观和公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