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人在有光照的情况下睡觉会影响睡眠品质,但最近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有光照的情况下睡觉,竟然会增加患糖尿病和心脏病风险!
由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Northwestern University Feinberg School)的研究表明,身体健康的成年人睡眠时,暴露于光照条件下心率会增加,且在第二天早上出现胰岛素抵抗。
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在睡觉时应关上灯、拉上窗帘,保持室内环境黑暗。
该项研究测试了年龄介于18至40岁的成年人分别暴露于中等光照(100流明,luminance)和微光(3流明)下的睡眠效果;结果发现,暴露于前者的人比后者心率更高,心脏收缩更有力。
那100流明的光照有多亮呢?人在这种光线下能看清周边环境,但一般不能阅读。
通常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时,心率会上升,血流速度加快,警觉性增加,从而让身体能够应对各种活动和挑战。白天交感神经系统较活跃。
而晚上通常是副交感神经活跃,人处于平静和放松的状态,身体能够得到恢复。
西北大学范伯格医学院睡眠医学主任、资深研究作者菲利斯博士(Dr.Phyllis Zee) 说,研究表明,如果夜晚睡觉时暴露于光线下会出现类似于交感神经被激活的效应。
"即使你在睡觉,自主神经系统也处于活跃状态,这对健康非常不利。”
该研究还发现,当睡眠暴露于光线下,人的身体在第二天会出现胰岛素抵抗。
胰岛素抵抗是指肌肉细胞、脂肪细胞和肝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足,细胞无法正常地从血液中吸收或储存葡萄糖,最终可能导致人出现前驱糖尿病,进而发展成2型糖尿病。
菲利斯说:"这项研究表明,仅在睡眠期间暴露于中等室内照明一晚,就会损害血糖调节和心血管系统,它们是导致心脏病、糖尿病和代谢综合症的危险因素。”
为避免睡眠受到光照影响,研究人员建议:
- 睡觉时不开灯。
- 有些人睡觉需要夜灯;则需让光线尽量贴近地面;同时,在选择光源时,应挑选对大脑刺激较小的琥珀色或红、橙色光源,避免白色或蓝色光源。
- 如室外光源可照进室内,则可用遮光罩、眼罩来遮挡或者用移动床铺的方法避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