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16日讯)美国总统拜登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周三会谈,就恢复军事接触、遏止类鸦片麻醉药品泛滥等达成协议。主流美媒认为,这场双方都放软调的会面不会改变美中激烈竞争格局。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分析认为,这场被精心安排于三藩市南郊一处华丽庄园的“拜习会”虽号称取得重要进展,却无助于缓解驱使美中走向更危险竞争的潜在因素。尽管双方都希望避免灾难性对抗,但美中关系轨迹似乎注定要走向对抗,然后需不断管控以防爆发枱面冲突。
华府认为,中国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主宰力量的国家。拜登政府在应国会要求所提的正式国家安全战略文件里,称中国是“唯一一个既有意重塑国际秩序,又拥有越来越多经济、外交、军事和技术力量来实现此一目标的竞争对手”。
中国领导人则认为,美国为遏止北京成为印太和全球领袖国家所采取的行动,是在阻碍中国正常发展。一如《纽约时报》近期分析习近平相关谈话发现,尽管向几位美国总统保证他也渴望寻找合作领域并化解地缘紧张,但习在国内谈话却带宿命论般认为与美国间的竞争不可免。
在周三“拜习会”时的同步翻译里,习近平称“想改变对方是不切实际的、冲突对抗的后果是谁都不能承受的”,似在暗示双方紧张是由美国的态度所造成。有人解读成这是习近平警告美国不要试图在人权等国内问题上,或是在区域内外的地缘政治问题束缚中国。
CNN的分析认为,推动美中走向进一步对抗的力度存在于各方面且不稳定,靠一场相对成功的美中领袖峰会并不能改变双方竞争的基本面。
《华尔街日报》社论指出,“拜习会”这次虽达成一些共识,但问题是鉴于中共的意识形态和企图,这类承诺有多大作用不无疑问,就像北京先前已承诺会抓违法制贩芬太尼的人,但收效甚微。
社论认为,要看到中方松手大肆扩军、不再对台湾及菲律宾军事骚扰,才是美中关系真正解冻的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