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16日讯)随着反送中抗争升温,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宣布暂缓修订《逃犯条例》。美国《纽约时报》分析,这是习近平掌权后,北京在单一政治议题上最大让步,港人恐因此认为暴力抗争才能逼迫政府退让。

港府推动修订逃犯条例,在立法会掌握多数议员支持,也获得中南海高层力挺。但港人忧心中国司法体系的手伸向香港,9日估计多达103万人参加“反送中”游行,12日立法会外爆发警民冲突,导致《逃犯条例》修订草案二读延后。为平息纷争,林郑月娥周六宣布暂缓修例。

Advertisement

《纽时》报导,林郑月娥这项决定,是2012年习近平接任中共总书记以来,中国政府在单一政治议题上所做最大让步。

1997年香港主权移交以来,从2003年反基本法第23条立法、到2012年反国民教育运动,都是港人抗争升级才迫使港府退让。报导指出,港府暂缓修例的风险在于,香港民众可能形成唯有暴力抗争才能挡下恶法的印象,特别是年轻族群。

Advertisement

不过,港府并未撤回修例,只是无限期搁置。林郑月娥召开记者会宣布暂缓修例后,反对阵营并不满足,宣告周日游行将如期举行,紧张局势并未完全解除。

Advertisement

北京面对内忧外患

《华尔街日报》报导,香港爆发“反送中”抗争之际,习近平面临多方考验,除了中国经济成长趋缓、美中贸易争端难解,习近平强势外交政策也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反弹。

Advertisement

报导引述未具名知情人士说法指出,林郑月娥与北京官员商量后决定暂缓修例,获得中南海高层支持。

周六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66岁生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向习总送上“大礼”,叫停审议《送中条例》“赠兴”。-档案照-
周六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66岁生日,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向习总送上“大礼”,叫停审议《送中条例》“赠兴”。-档案照-

报导指出,暂缓修例有助香港恢复平静,也为北京与香港当局思考下一步争取时间。

前香港政务司长陈方安生直言,港府屈服于民众要求纯粹是为保全面子,无法满足对管治团队完全丧失信任的公众。除非港府撤回逃犯条例修订草案,否则民众都不会接受。

流血冲突逼港府低头

曾任《纽时》驻香港分社社长柏凯斯(Keith Bradsher)撰文指出,上百万人9日上街反对修例,过程平和。12日立法会外抗争规模较小,但期间爆发警民冲突,警方动用催泪弹和橡胶子弹驱离,港府推动修例立场才开始动摇。

香港浸会大学政治及国际关系学系教授高敬文(Jean-Pierre Cabestan)表示,9日“反送中”游行气氛平和,不足以表达意见,这意味“如果没有一点暴力和对当局政治施压,终将一无所获”。

报导指出,港府推动修订逃犯条例惹出这么大风波,凸显北京治港一大难题:北京希望保有全面控制权,不想让香港特区拥有充分民主,但少了民主,港府接二连三因低估或忽略民众关切而深陷政治危机,每次都让北京一定程度上背负骂名。

柏凯斯认为,港府推动修例栽跟斗,一切似乎从去年11月就种下因子。

习近平当时接见率团赴北京的林郑月娥,谈话中要求港澳“维护国家安全”,这番话似乎暗示,香港不能无限期拖延将叛国、颠覆等国安条文立法的工作。但16年前港府在逾50万人上街示威后踩煞车,早已显示基本法第23条立法有多么困难。

一国两治在港失败

报导指出,北京在意的始终是基本法第23条立法,而非修订逃犯条例。

林郑月娥宣布暂缓修例后,更加欠缺推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政治资本。这场风波使北京官员开始质疑林郑月娥的判断力,但港府闹出修例争议,正好凸显香港行政长官(特首)对北京唯命是从,与北京曾承诺香港“高度自治”背道而驰。

报导写道,中共高层想要的是确保港府忠诚的政治结构,2014年才会断然拒绝主张特首“真普选”的雨伞运动诉求。这套制度使得香港特首常误判并忽视民意,又须在北京给予意见不多的情况下行事。

高敬文表示,如果特首是由香港人民普选,而非北京钦点,当初或许就不会提出《逃犯条例》修订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