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4日讯)旅游、艺术及文化部长拿督斯里张庆信促请有关当局,停止取缔中英文招牌的行动,指此举不但引发民间反感,也对国际游客的观感造成负面影响。

他今日在面子书发文,呼吁各方停止过度渲染种族和宗教情绪,以免破坏马来西亚的多元文化国家形象,从而阻碍国家的经济发展。

他指出,“类似的过激行为,不但让游客质疑马来西亚的开放与包容,甚至有国际游客直接问我‘马来西亚是否一个种族主义或宗教极端的国家?’”

“这些疑虑将直接影响游客来马的决定,并让马来西亚在国际上失去竞争力。实际上,我们是一个多元种族、文化和宗教的国家,不该制造出与实际不符的负面国际形象。”

张庆信强调,马来西亚将在2025年担任东盟主席国,一连串东盟会议都将在明年于我国举行,这是我国在国际舞台展现多元与包容的重要机会。

他警告,持续的种族或宗教争议,将削弱国际间的信任与合作,甚至对2026马来西亚旅游年造成负面影响。

他表示,2026马来西亚旅游年是马来西亚多元文化的重要展示平台,多语招牌和标志等举措,不仅能体现对国际游客的友好,更是我国多元文化魅力的核心部分。

张庆信还批评前首相敦马哈迪最近的言论,并质疑他是否曾积极促进国家团结或为马来西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马哈迪日前在X平台发文指,吉隆坡市中心的商区中文招牌林立,让他以为自己身在中国,而马来西亚的国语是马来文。

对此,张庆信说,马哈迪第一次任相时,任期长达22年,但第二次任相却很快就下台,“难道他不应该自我反省,想想自己的弱点吗?”

他表示,作为政治家,马哈迪应该支持并与新一代领袖一起确保国家的稳定发展,而不是倚老卖老。

张庆信还促请吉隆坡市政局(DBKL)专注于真正造福社区的举措,而不是通过过度执法来制造争议。

他建议DBKL可以配合马来西亚旅游年的到来,提升吉隆坡的基本设施和打造更多的新景点,让游客有更多的好去处和探索新景点。

“DBKL应该体现首都文明开放的精神,而非展示霸道落后的形象。”

上个月,DBKL向武吉免登区5个商家开出罚单,原因是他们店铺招牌上的马来文字体不显眼,违反了1982广告地方法令(直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