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讯)卫生总监丹斯里诺希山医生强调,目前仍无强有力的证据显示,在接种新冠疫苗后,就可马上回到疫情前的“旧常态”生活。

他指出,在接种疫苗后,人体短期内会产生抗体,但疫苗中长期的保护效力,仍有待观察。

他说,根据世卫组织,病毒可能会继续存在环境中至2023年,因此国人无其他选择,仍需拥抱新常态和遵守防疫标准作业程序(SOP)。

“我们必需学会与病毒共存,因为就算已接种疫苗,也仍有可能感染新冠病毒,只是症状轻微。”

他今日在线上举行的第三场卫生总监新冠紧急状态事务媒体交流会上,这么指出。

本日的主题是新冠疫苗的成效与安全性,以及卫生部保护高风险群体的策略。

诺希山提到,就现阶段而言,在接种疫苗后,也不是发出免疫护照的时机,对于这个课题,也不只是要看大马的情况,而同时要环视全球。

他说,政府的目标是在明年初完成全国免疫计划,让70%至80%的人口接种新冠疫苗,并观察在疫苗的帮助下,是否可成功控制疫情。 

他指出,除了疫苗和遵守SOP,卫生部的其他抗疫措施是继续展开公共卫生活动、与私人医院合作,以及提高检测能力。

询及一些高龄的长者若行动不便或卧病在床,该如何前往疫苗接种中心?诺希山说,卫生部正在探讨通过流动单位(mobile unit)协助乐龄人士,但前提是他们必需先登记愿接种疫苗,以让该部取得这些方面的讯息,再做出后续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