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30日讯)马大新青年反对教育部在国民型小学马来文课纲中,增设爪夷文书法单元。

“我们清楚问题不在爪夷书体或马来文化本身,而是希盟政府已堕入迷思,以为要求非马来社会单方面学习更多马来文化,就是促成多元和谐社会的方式;然而这正是国阵时代逼迫非马来社会接受的融入(assimilation)方案。”

Advertisement

马大新青年今日发表文告指出,国阵融入方案注定失败的原因,在于其背后的马来至上主义,不愿承认及尊重其他文化在我国享有平等的地位,反而强推以马来文化优先的国家文化政策,极力贬低其他语言文化的地位,导致我国多元社会出现莫大的裂痕与不信任。

文告也说,政府在成功修复这些裂痕以前,再次祭出能勾起马来至上主义魅影的施政,要求国民型小学单方面“拥抱”更多马来文化,却未见国民小学对等地学习并接纳多元文化,这只会弄巧反拙,不仅得不到非马来社会的信任,还加剧了彼此的猜疑与顾忌。

Advertisement

“我们也回应国防部副部长刘镇东,缺乏互信是种族政治的后果,解决方式应该是正视各族的顾虑与需求,继续指责大家缺乏互信,对事情毫无帮助,既不会让我们接受爪夷文书法班,也不会让马来社会更欢迎你。”

Advertisement

马大新青年也对教育部教改方向提出数项疑虑:

一、爪夷文书法真的是“趣味学习”?这是按照谁的标准来判断有趣与否?我们担忧高高在上的教育部专家仅凭在办公室内的想像来做决定,最后却让孩子们去承受这些苦闷的灌输教育。

Advertisement

二、我们相信教育部确实有意改善教育制度(如减少考试和老师行政工作),然而谈及趣味教育,教育部是否真有做好研究工作,充分参考发达国家的成功例子?这次风波后,教育部有许多事情需要好好向社会交待。

三、以教育促进国族和谐固然重要,但不能只要求国民型小学(或非马来社会)去肩负这个责任,这必须是所有学校同步的责任。马智礼部长甫上任便表示有意让国小学习第三语言,这不仅能增加国小生的语言与竞争力,也是一项促进国族和谐的上策,何以此时这项建议已销声匿迹了?

四、教育改革除了要顾及种族和谐及趣味学习的面向,那知识与现代的相关性呢?当父母们都竞相将孩子送去学编码,音乐,写作甚至辩论时,教育部是否有考虑到自己提出的新教程对父母及孩子们有多大吸引力?若没有基本吸引力,要如何说服大家去接受?

马大新青年表示,若教育部认为,继续往国民型小学课纲增添更多马来文化教程,便是政府促进新生代种族和谐的方案,这是绝大谬误,也纯粹是打肿社会的脸,充当多元的胖子。

“无论是文化多元共存共荣,还是成为世界公民,首先都必须建立在公民平等的制度上来建构。”

“我们再次强调,教育改革是影响下一代的重大工程,教育部的官僚必须谨慎研究,清楚了解各族群的想法,社会上的需求,以及孩子的成长学习经验后,才好下决策。横空出世的爪夷文书法教程,已经重挫社会对教育部教育改革的信任,教育部宜好自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