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9日讯)时事评论员潘永强博士认为,希盟政府要重新评估所有对华政策和项目,实属一个常态且是合理的变化,那是因为政府有意重新平衡马中关系,让大马更具自主性。

他表示,若我国经历政权轮替后,仍没有任何改变的话,则不符合现实。

Advertisement

他说,虽然首相敦马哈迪上台后,决定重新检讨和谈判各大中资项目,但我国政府和中国的博弈仅限于局部,并没有扩大至其他领域和层面。

“虽然人们觉得大马针对中资项目的谈判,所发表的讯息反复且矛盾,但这是一种谈判策略,是我国要保持谈判的弹性和务实性。”

Advertisement

“可是在处理牵涉中国核心利益的课题上,如西藏、南中国海和台海问题等,马哈迪都没有刻意挑衅或挑战中方,他只是专注于处理(前首相拿督斯里)纳吉时代留下的争议性项目。”

Advertisement

他是昨晚在题为“马哈迪再访华:谈马中双边关系发展”的论坛活动上,如是指出。

其他主讲人也包括马大中国研究所副所长饶兆斌博士和马中总商会会长拿督陈友信。

Advertisement

要与强国平等互动

潘永强说,大马和中国在经贸和投资方面,一直都保持着友好和友善的关系,只是在我国安全、军事和国防方面,我国政府都选择捍卫自身原则和自主的立场,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根基。

他认为,目前希盟政府有意“再平衡”马中关系,并重新恢复大马与强权大国平等的互动,以及在国际社会上的战略性周旋能力。

他表示,在纳吉时代,我国已失去了作为“中等强国”的姿态,而纳吉走访中国更像是去讨钱而已,这迫使马哈迪决定重整对华政策,以便能重新发挥“中等强国”的角色。

“希盟目前正在建设新形态的马中关系,除了协助纳吉解决债务问题,更是要让经贸和国防政治安全等两个问题脱钩,未来会以国家利益为出发点。”

他也表示,如今中国局势也未如官媒宣称的那么好,而大马要如何从这波政治经济局势的变化中,创造出对大马有利的情况,则是一门重要的功课。

敦马要重建东盟威望

另外,饶兆斌认为,希盟政府会延续自1970年制定的“中立路线”,即不会过度倾向任何强权大国。

他说,纳吉在位时,常被视为完全倾向中国或亲华,但纳吉仅是要成为可以周旋于各个强国的穆斯林精英领袖。

陈友信认为,马哈迪是属于“亲马来西亚的知华派”。 -精彩大马摄-
陈友信认为,马哈迪是属于“亲马来西亚的知华派”。 -精彩大马摄-

他也说,纳吉在刚上位时,还有人标榜他是亲美国的领袖,但实则他是对打造强权有兴趣,所以才有后期频频走访各大国家的举措。

“纳吉并没有完全倒向中国,他选择讨好每个国家,只是最后所有国家都静下来时,唯有中国展现了要与纳吉打交道的兴趣。”

“马哈迪则抱有不一样的想法,他是认为东盟是中美两国在未来继续博弈的时候,最能发挥稳定性作用的平台,所以东盟的团结和中立很重要;马哈迪也是最有资格重建东盟威信的资深领袖。”

“虽然纳吉也曾把‘东盟是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基石’口号挂在嘴上,但他并没有认真履行过此理念。”

敦马没反中

饶兆斌也认为,希盟夺下执政权后,马哈迪在外交政策上做出了4项调整,即重新平衡与中国的关系、重新注重东盟的作用和威望、从伊斯兰世界的纷扰中抽身而出,以及纳入公民社会和非政府组织。

他表示,虽然马哈迪腰斩或重新检讨各大中资项目,但从其言论及执政记录来看,他对基础建设和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合作,一直都保持着正面的态度。

此外,陈友信也表示,有者将马哈迪中止东海岸铁路计划视为“反中”,但事实上,马中双边贸易创下历史新高,而中国在我国的投资项目有增无减。

他认为,马哈迪应该是属于“亲马来西亚的知华派”,因为马哈迪能以我国利益为本,并在理解中国的情况下,维持友好关系。

他也乐观看待马哈迪在4月官访中国时,能让马中关系带来正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