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打灵再也14日讯)时事评论员潘永强博士认为,希望联盟昨晚出炉的领导架构具备一定的合理性,而担任联盟总裁的敦马哈迪,将扮演决定选举及具体政治事务的重要角色。
他指出,希盟决定将拿督斯里安华排在领导层最高位置,即担任实权领袖一职,彰显出联盟仍尊重安华。
“安华被委任为Ketua Umum(实权领袖),显然其他反对党领袖都能接受和尊重,安华所扮演的角色和地位。”
“至于马哈迪担任总裁一职,应是希望利用其一定的影响力和号召力,来协助希盟突破马来选区,获得更多马来选民的支持。”
他向《M中文网》说,一直以来,安华都扮演为希盟主要政策,作最后的协调、判断、决定和拍板定案的角色;但由于他仍在服刑中,这重任就转移至前首相、土著团结党主席马哈迪身上。
潘永强也说,由于公正党主席拿督斯里旺阿兹莎仍稍欠缺上述能力,因此希盟就将决定力量,交予仍有权威的马哈迪。
希盟需要“过渡首相”
“当反对党讨论来届大选选区和候选人分配时,马哈迪就能充当协调和决定的角色;而由于旺阿兹莎在政党或希盟里,仍有许多支持率或较容易被接受,故就被委任为希盟主席。”
“这三头马车式的领导架构,在联盟操作和合作上,都有一定合理性和发挥作用;且也显示反对党采取‘各取所需’模式,不让任何政党被边缘化。”
询及希盟总裁和主席一职,是否会成为首相人选时,潘永强认为,希盟目前需要一个“过渡首相”,因此保留了一定的空间和机会。
他说,由于安华还在狱中服刑,因此担任第7任首相机会渺茫,所以希盟或可能让现有的总裁和主席担任“过渡首相”,直到安华获释和重新返回政坛。
“当然一切都必须要看相关领袖在大选的形势和实力,或赢得多少席位而定。”
另外,潘永强说,希盟所提出的斗争目标并没有太大的争议性,明显是针对马来群体而设的。
他继续说,一些较争议性的目标已被淡化,如种族平等、马来族群特权、固打制、伊刑法、统考、东马权益等观点。
“反而希盟提出了一百天内废除消费税、稳定油价、减轻人民负担、全面改革等承诺,这显然是为获得面对经济问题或收入不高的马来选民认同和支持。”
“他们提出了明确的时间表和具体的政策,加上仍有部分马来选民期待着安华和马哈迪的合作,及有条件进行任何改变。”
不能让竞选议席重叠
另外,时事评论员胡逸山博士认为,希盟目前更需要商讨如何分配第14届全国大选的竞选议席。
他说,希盟宣布的领导架构很特别,就像美国公司有主席和总裁之分,显然是为了平衡权力和取得妥协。
“现在更重要的是,他们需确保竞选议席不要重叠,因这会分散反对党的支持票数,进而让国阵渔翁得利,赢得选举。”
他指出,目前城市选民均支持反对党,而乡村选民则是选择“有利”于自己的执政党。
“家境困苦的乡村选民仍需要国阵的支援,所谓人穷志短,即便反对党做出了承诺,但该些选民也必须考量到现实因素。”
“选民一般只看到现有的东西,不会因未知的东西改变支持,而更多人都选择能提供实际援助的政党。”
他也认为,目前希盟已经超越安华,多数人不是因为安华而选择支持反对党,他们均因不喜欢国阵而投反对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