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6日讯)大马穆斯林取马来名字时因阿拉伯文有歧义而舆论怒涛掀天,如今联邦直辖区宗教司拿督祖基菲里甚至建议,国民登记局应让穆斯林家长在报生纸上另置爪夷文栏目,以免取名时被误解。
爪夷文(Jawi)是一种使用阿拉伯字母来书写马来语的文字。
他指出,如果根据爪夷文就会一捶定音,因为一些名字在罗马字母拼起来时会出现歧义。
他在其个人网站专页发表文告时说,他是建议国民登记局为穆斯林特设一个空栏,填上爪夷文写法,配罗马字名字。
“有了爪夷文,那么就可以做出精准的结论,特别是若名字是使用阿拉伯文来取名。”
他说,如果有爪夷文旁注,即可避免误读发音或错误解读含义。
他也建议宗教老师等为穆斯林家长替孩子取名时提供谘询服务。
槟城宗教司拿督旺沙林在本周被网友大肆挞伐,因他指称“Damia”名字在阿拉伯文里是含有出血的地方之意,含意不好,因此他要求家长为子女取名时,要顾及阿拉伯文的含义。
不过玻璃市宗教司拿督阿斯里则说,其实Damia这名字该是源自希腊文。
而联邦直辖区宗教司祖基菲里针对这个案时,则建议家长应该放置一个单开引号在“Damia”之后,写法就是Damia’。
他还说,穆斯林家长不应为子女取太冗长的名字,因为通常旁人都会用简称来唤名。
在大马,报生纸一般上只以罗马字来拼音,即华人家长若是为子女报生,都不会附上汉字。
近年来阿拉伯风气在大马马来社会大盛,从衣服打纷到文化作风,皆奉阿拉伯为圭臬,包括马来男士也渐爱穿阿拉伯长袍。
同时,在取名方面,新生代的穆斯林家长也会偏向阿拉伯文,以致出现许多冗长而陌生的马来名字,像如同“阿都拉”(前首相)等这类平凡的名字已非常少见。
而大马的马来语,许多日常用语都从以前的朴素无华的马来文,改用阿拉伯文字眼,例如开斋是Buka puasa,但马来人爱用“iftar”,反映出阿拉伯文字、文化与倾向,在马来社群已无处不在、无孔不入,也所以会闹出这次的取名风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