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5日讯)行动党全国宣传组主任兼八打灵北区国会议员潘俭伟,怒斥选委会擅自易名国州选区时,其实已只手遮天划分选区搬动选民,指称选委会是行诈操控选举战局,只求为国阵在来届大选胜选。

他说,选委会今日正式颁布新的选区划分,虽然国席数量未增,西马半岛的州议也维持一样,不过若审视时即可知道,选委会其实是要为国阵来保住中央政府政权。

潘俭伟的灵北区将易名为“白沙罗”国席,他指出,白沙罗国席将取代雪州的加埔成为全国最大的国会选区,因为旗下共有15万439名选民,比2013年注册的8万5401名选民人数,暴增76.2%。

至于加埔的选民人数则萎缩,从原有的14万4159名选民减至10万456名选民,减幅达30.3%。

潘俭伟说,其选区与加埔的选民人数变动,即反映出选委会是只手遮天, 在选区划分时出现“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现象,即划分选区只是为国阵服务。

“到底选委会要如何解释为何我的选区选民人数激增76.2%,而将原有最大的选区选民人数减少30%?”

他解释,选委会是将武吉兰樟州选区的5万4902名选民,拨至白沙罗国席,而这武吉兰樟州席的选民人数被调动后,已将双溪毛糯国席(将易名为梳邦国席)的选民人数从12万8543人减至7万3448人。

“只有一个理由可以解释选委会的举动,即是让国阵在看来胜算不高的议席增加多数票,同时将国阵有望可擒回的议席,减少其多数票。”

他强调,其灵北区在2013年全国大选时是获得第二高的多数票,即达4万4672张,对国阵而言这是打不赢的仗。

“武吉兰樟州席则给梳邦国席增加了1万7200张多数票,而梳邦国席国会议员在2013年全国大选时的多数票是2万6719张票。”

“如今选区划分后,梳邦(将易名为双溪毛糯)只剩下估计9519张多数票。而将武吉兰樟搬到去白沙罗,选委会将梳邦变成国阵有胜望的国席。”

他说,相同的情况也发生在加埔国席,因旗下的双溪槟榔州席(将易名为巴生市区)将搬去巴生国席而连带选民调增,这导致由公正党马尼瓦兰所持的加埔更为脆弱,预料在2013时的2万3790张多数票会因此削半。

潘俭伟说,将其灵北选区暴涨15万选民是教人感到震怒的,因为相对下西马半岛的其他议席人数则太少。

“布城依然是全国选民人数最少的议席,只有1万7627名选票,相等于白沙罗的11.7%选票而已。霹雳州的多个议席则是选民人数偏低,例如玲珑国席是2万8078名选民(相等于白沙罗国席的18.7%),硝山有2万8727名选民(相等于19.1%的白沙罗选民人数)、江沙是3万3113名选民(约白沙罗国席的22%选民)、巴里区3万3638位选民(22.4%)和宜力区的3万3832位选民(22.5%)。”

他继指,即使在雪州有208万名选民,国席22人,但各议席的选民人数是天渊之别,最少选民的议席是沙白安南,只有3万7126名选民,只等于白沙罗24.7%的选民。”

“仅看选民人数与议席数目之差别,已教人感到厌恶,因为一个议席里平均应有9万4500名选民。”

“实际上,一张来自新划分出来的白沙罗国会选区的选票,其价值也不及上述各个被刻意划分出来以利国阵的各个选区的同一张选票的四分之一。”

潘俭伟也吁请该选区的选民群起抗议选委会这种行诈的手法,因为这种手法已否定了他们在联邦宪法下所赋予的平等权益。

什么是“杰利蝾螈”(Gerrymandering)现象
1812年,当时美国麻萨诸塞州州长格里(Elbridge Thomas Gerry)为确保民主共和党在州议会选举赢得更多议席,刻意重画麻萨诸塞州议会选区,让敌对的联邦党人票源集中在少数选区,好保障民主共和党候选人得到最大比例选票。

当时被重画的选区中,有一选区形状特别怪异,有如蝾螈(一种长得蜥蜴的两栖动物),格里的政敌于是将格里(Gerry)姓氏与蝾螈的字尾(mander)组合成“gerrymandering”(杰利蝾螈),用来影射为照顾党派利益,不公平画分选区的方式,此后沿用于世。

其一就是尽可能极大化己方票源的有效使用,其二就是尽可能极小化对方票源的有效使用。是故,“集中选票”(packing)和“分散选票”(cracking)为杰利蝾螈的主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