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小编曾经和台湾的朋友聊起蔬菜,他突然说“大陆妹”,顿时满头黑人问号。最后才弄清楚,原来是本地福建人称之为“A阿菜”的莴苣啊。

有趣的是,不只是莴苣,还有很多蔬果在我国和中港台三地的称呼皆不同,如果不问清楚可能在出国旅游出差,或者是招待外国朋友用餐时闹笑话。

在这里小编整理了一些会引起混淆的蔬果名字,让大家在与其他地方朋友交流时,不会“冯京当马凉”地出糗啦。

一、莴苣、大陆妹(台湾)、生菜、A阿菜

将这个菜叫做“大陆妹”这个称号,让中国一度严厉抨击有贬义,但这个名字的由来是因为台湾原本有本土蒿苣,统称为“妹啊菜”。

过后台湾引进了中国福山莴苣(叶子较大),为了区别就叫“大陆妹啊菜”,叫久了就索性称之为“大陆妹”。当然,它在中国大陆有另一个更常见的名称叫“生菜”。

而在本地则统称为生菜或“A啊菜”,通常中餐都是用来摆盘,当配菜或是做沙律时用。

二、羊角豆、秋葵、潺茄、补肾草

本地人煮咖哩最爱放进去的配菜,熟的时候带着黏野口感的羊角豆,原来还有一个很美的名字叫秋葵,另外中国大陆也有人称之为潺茄,还因拥有强肾补虚的功效也叫补肾草。

不止是中文名,秋葵就连英文名也很多样化,本地常叫ladies' fingers,但也有一些国家称之为Okra、okro或者是ochro呢。

三、番石榴、芭乐、鸡屎果

番石榴是生长发育期儿童、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以及肠胃不佳者的理想水果,而在台湾由于闽南语叫拔子,在演变之下他们习惯叫芭乐。

另外香港和中国广东一带则爱称之为“鸡屎果”,据悉是因为番石榴熟透变烂时的味道跟鸡屎很像之故。

四、水蓊、莲雾、爪哇蒲桃

这个水果在马来西亚和新加坡都叫水蓊,也有人称之为爪哇蒲桃,因其果实长得像铃铛,外国人则亦称为bell-fruit。不过它还有一个很诗情画意的名字,叫做莲雾。

不过这个美丽的名字,却是因为在大马和印尼叫“jambu”,然后荷兰人将之引进台湾时,直接用语音直译成为莲雾。

五、番茄、西红柿、火柿子

经常在吃意大利面,或者是摆盘配菜都会看到这个红澄澄的番茄,不过在中国,北方人叫它西红柿、天津人叫它火柿子,但这又令人将能够弄成柿饼的柿子弄混淆了呢。

所以在中国旅游时,要吃番茄的话必须跟商贩先理清,究竟他卖的柿子,是西红柿还是真正的柿子咯。

六、包菜、卷心菜、高丽菜、圆白菜、洋白菜

包菜原产自欧洲的地中海地区,品种很多常见的有绿白色和紫色两种,由于紫色(又叫紫甘蓝)的卷心菜纤维太粗,一般是用来装饰或者当作配菜。

包菜除了叫包菜之外,还有很多别名如卷心菜、圆白菜、包心菜、洋白菜等,而日本则称之为高丽菜,因为日本人认为这种卷心菜营养和价值功效很大,就像高丽参一样。

七、马铃薯、土豆、洋芋

马铃薯,中国东北称土豆、华北称山药蛋、中国西北称洋芋、天津称塞豆、江浙一带称洋番芋、洋山芋等,广东及香港称之为薯仔,闽东地区则称之为番仔薯,台语则是荷兰薯。

所以经常在电视广告上看到洋芋片零食,其实就是炸马铃薯片啦。

八、花生、土豆、长生果

是的,花生在福建地区和台湾闽南语也叫土豆,所以如果台湾人去到中国说想吃土豆,可能就会出现对方捧出一盘马铃薯的笑话呢!

中国早年以及日本则称其长生果,俗称唐人豆或南京豆,而在欧洲一些国家则称它为中国坚果。

九、番薯、地瓜、甘薯、红薯

番薯,又名地瓜、甘薯、红薯,肉通常都是黄白色或红色,但也有橙色和紫色等,所以无论是什么颜色,他们的学名都是叫番薯就对啦。

而番薯除了供食用之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