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擂茶相信很多人都吃过了,就是将茶叶、花生、薄荷叶等材料搅拌而成的香味四溢绿色擂茶汤,淋上饭后享用。
但如果像王桂方(译音,Wong Kwai Fang),将他驰名的擂茶汤和煮炒烹调技巧“结合”在一起的话,你就会吃到看起来像绿色炒饭的“炒”擂茶了。
而且不仅仅是擂茶,他还在这个位于蒲种的档口,研发出加入了擂茶元素的炒面类(米粉、河粉和老鼠粉),让喜欢吃面又爱擂茶风味的朋友多几个选择。
来自居銮的王师傅,在他22岁的时候就已经在家乡的几家煮炒档打工,而在10年前他娶了住在吉隆坡的太太后,也跟着迁移过来这里定居。
当时他决定接过在蒲种鑫景茶室的档口来做,并维持原有挂着的招牌名字“槟城面家”,但他卖的却不是在槟城吃得到的美食,而是比较普通的炒面类如广式炒面和福建炒。
一开始经营时,他的擂茶一星期只卖一天,不过当周遭的民众开始渐渐接受这种偏向蔬食的口味后,他就将售卖的天数增加,到最后就变成该档的“主菜”了。
擂茶据悉是来自河婆客家人的传统美食,而制作擂茶的方式王师傅也是师从他母亲,而王妈妈也是在河婆客家人那里学来的。
不过他表示有将食谱改动了一些,去掉传统擂茶原有的那种苦涩味,以迎合当地人的口味。
而取决于擂茶是否好吃的“灵魂”,就是以茶叶和薄荷等混合而成的绿色擂茶汤。
除了汤之外,每一碗擂茶还有炒过的番薯叶、长豆、菜谱或是萝卜、菠菜和包菜等擂茶菜,还会加上爆香的豆干和花生等配料,让口感层次更丰富。
由于配料很多需要时间处理,王师傅和两名外籍员工在凌晨5时就开始准备开档的食材,而且为了保持食材新鲜不变味,他都会预先将所有食材都快炒过。
而在三年前,他突发奇想地尝试将擂茶当做炒饭来处理,这对于本身就会煮炒的王师傅来说不是难事,只是原本他预计顾客还是会要求吃回传统的擂茶。
但“炒”擂茶却出乎意料之外地受欢迎,过后他又将擂茶汤料加入面,然后以大火快炒让全部食材入味后上桌。
最重要的是他的成品有所谓“锅气”,让擂茶炒饭或面变得更美味。
所以在吃擂茶炒饭或面的时候,除了吃到每一口都是擂茶原有风味的配料味道之外,还加上了煮炒那种更惹味和热腾腾锅气的口感。
如果是无辣不欢的人,还可以搭上这档独有,用辣椒干和洋葱搅拌而成的“不油腻”叄峇辣酱,一次过满足所有的味蕾。
若是嫌炒擂茶太干,还可以要求一碗擂茶汤来配着吃,甚至还可以点他隔壁档口的云吞面档来一碗云吞汤,尝试看各种不同搭配的滋味。
槟城面家(鑫景茶室)
地址:Xin Jing Restaurant, No. 1, Jalan Kenari 2, Bandar Puchong Jaya, Puchong, Selangor
营业时间:8AM-2.30PM(隔周星期一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