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CERN?为何2大马学生去哪里?生命宇宙解答是“42”?
沈子俊(左)与努鲁纳比拉被遴选参加CERN的夏季学生项目。-图取自MOSTI脸书-

(乔治市16日讯)科学、技术与创新部(Mosti)宣布,两名马来西亚人将参加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ERN)的夏季学生项目,但他们到底会在那里做些什么呢?

如果你曾经有过类似"万物从何而来?”的哲学性问题,简短的答案是:CERN是世界上一些最优秀的科学家试图在当今人类所知的最基本层面上解开这些谜题的地方。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简而言之,他们研究可以量化的最微小粒子,以了解宇宙的运行方式。

什么是CERN?

This file photo taken on February 10, 2015 in Meyrin, near Geneva, shows the CMS (Compact Muon Solenoid) Cavern at the 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Nuclear Research (CERN). - AFP pic

CERN的全称是法语"欧洲核子研究组织”(Conseil Européen pour la Recherche Nucléaire),成立于1954年,其主要研究领域是粒子物理学。

由CERN运营的实验室被称为欧洲粒子物理实验室,位于瑞士和法国边境附近的日内瓦。该实验室使用了一些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包括大型强子对撞机(LHC)。

根据CERN网站的信息,它在粒子物理学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突破,例如早期对中性流的发现等。

CERN拥有23个成员国,并与非成员国签订了合作协议,同时与包括马来西亚在内的许多其他国家保持科学联系。

它因何而闻名?

最近的一个著名发现是希格斯玻色子(Higgs Boson)粒子——有时被称为"上帝粒子”。这一发现帮助物理学家理解了一些重要问题,例如为什么物质具有质量,这尽管看似基本,却是解开宇宙存在和运行之谜的关键。

如果物理学不是你的兴趣所在,你可能在丹布朗的小说《天使与魔鬼》中听说过CERN。这本小说被改编成了好莱坞电影,由汤姆·汉克斯主演。故事中,主人公罗伯特兰登试图阻止一个秘密组织对梵蒂冈的致命阴谋,涉及反物质炸弹和科学与宗教之间的古老冲突,CERN在剧情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此外,如果你在网上阅读本文,还要感谢英国科学家蒂姆伯纳斯李,他在1989年于CERN发明了万维网(World Wide Web)。

尽管前美国总统候选人阿尔·戈尔可能对此有不同看法,但伯纳斯-李发明了这种计算机网络,以应对全球科学家之间共享数据的需求。

马来西亚如何与CERN合作?

The CERN Summer Student Programme offers STEM students pursuing bachelor’s or master’s degrees the unique opportunity to join in the day-to-day work of CERN’s experiments and attend lectures specially prepared for them by scienti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 Picture from Facebook/CERN

Mosti和马来西亚科学院(ASM)自2012年以来一直与CERN合作,派遣学生参加CERN的年度夏季学生项目(CSSP)。

CSSP为攻读物理、工程、计算机科学或数学的本科或硕士学位的学生提供了一个机会,让他们参与实验室的日常工作,参加讲座,参观CERN设施,并参与讨论和研讨会。

根据Mosti的数据,自2012年以来,已有25名马来西亚学生参加了CSSP。

哪两名马来西亚人即将前往CERN?

今年成功入选CSSP的两名学生包括25岁的努鲁尔纳比(Nurul Nabiilah Sulaiman),她拥有马来亚大学(UM)物理学学士学位,目前在马来西亚国际伊斯兰大学攻读通信工程硕士学位。另一名是23岁的沈子俊(译名,Shim Zi Jun),他是诺丁汉大学土木工程硕士生。

这两名学生是全球150名年轻科学家之一,他们有机会从7月1日到8月25日参与CERN研究团队的日常实验工作。

去年,只有一名马来西亚学生入选了该项目,他是马来亚大学物理学学士生郑明翰(译名,Vincent Tee Ming Han)。

在新冠疫情之前,每年有两到三名马来西亚学生有机会参加CSSP。

参与过该项目的学生包括:来自UM的郑振哲(2019年,Tee Chin Zhe),来自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的周康英(2019年,Chew Kang Ying),来自马来西亚国民大学的莫哈末祖巴尔(2019年,Muhammad Zubair Asyraf Jalal),来自马来西亚理工大学的法米依布拉欣(2018年,Fahmi Ibrahim),来自UM的尤哈沙玛(2018年,Yohashama P. Sivagnana Kumaran),以及来自马来西亚敦胡先翁大学的米尔扎(2018年,Mirza Basyir Rodhuan)。

那什么是42呢?

在道格拉斯亚当斯的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中,关于生命、宇宙及一切的终极问题的答案被幽默地揭示为数字42,这暗示实际上没有答案。

但也许CERN是最接近找到这个答案的地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