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18日讯)行动党主席林冠英认为,在隔夜政策利率(OPR)上涨后,政府应该要求银行分享他们的"财运”,用以保护人民,而非保护银行的利润。
林冠英也是峇眼国会议员,他今日发表文告时说,政府应听取借款个体户和商界,特别是中小企业这些基层的要求,减免利率和暂缓还贷3至6个月。
"银行业的健康利润足以承担利率豁免和暂缓还贷的成本,这将可以帮助穷人和中小企业,同时还能克服百物上涨、令吉迅速贬值、严重的劳动力短缺、官僚主义繁文缛节、政策朝令夕改和治理不善等问题。”
他还说,当政府支持国家银行把隔夜政策利率增加25个基点(bps)至2.5% ,并认为这样的调整并未使银行受益,毕竟它们也须给存款户支付更高的利息之际,就已经坐实了人民对政府"重银行轻借款人”的看法。
林冠英说,多家银行旗下的股票研究机构已于9月9日表达了不同看法,即调高隔夜政策利率不会令银行受惠。
"丰隆投资银行有限公司(HLIB Research)表示,银行通常会从利率上升的环境中获益。”
他说,在国家银行提高隔夜政策利率后,银行仍然是净受益者,因为预计净利息赚幅(NIM) 将扩大。
NIM是衡量银行产生的利息收入与支付给储户的利息之间的差额。较宽的NIM表明,银行的收益较高。
他说,丰隆投行研究估计,每上调25个基点的隔夜政策利率将使行业净利息赚幅(NIM) 扩大5至6个基点。
"在不考虑潜在的市场对市场损失和更高违约率的情况下,全年盈利预测将提高4%至5%。”
"银河—联昌研究(CGS-CIMB Research)表示,隔夜政策利率的上调可能对银行有利,因为它们的浮动利率贷款大于定期存款,两者的利息都会随着隔夜政策利率的上调而增加。
"它补充,如果我们将2023年的隔夜政策利率上调因素考虑在内,每增加25个基点,我们对银行的净利润预测就会提高2.1%。
"大众投资研究(PublicInvest Research)则表示,总体而言,所有银行都将受益于利率上升的环境。
"唯一的区别不是银行是否会录得额外的利润,而是利润为多少?显然,只有政府认为银行不会从隔夜政策利率上升中获得更多的利润。”
林冠英说,事实证明,在新冠疫情爆发前的隔夜政策利率为3%,银行业在2019年录得415亿令吉健康的税前利润。
"在新冠疫情期间,国家银行把隔夜政策利率下调至1.75%,即便银行在面临低利率的同时,还需承担低收入群体暂缓还贷的成本,但仍然在2020年和2021年分别录得285亿令吉和337亿令吉的健康税前利润。”
他说,随着隔夜政策利率逐渐回升至疫情前的3%水平,银行业的盈利前景备受看好。
"然而,这种对光明未来的乐观态度,不应以牺牲借款人支付更高的利率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