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措施重挫制造业!分析师:经济复苏缓慢但会改善
(吉隆坡4日讯)英国市场调查机构IHS Markit报告显示,本地制造业是一系列抗疫措施的受害者,因为他们的收入和产量剧减。
IHS Markit首席商业经济学家威廉生(Chris Williamson)指出,我国4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从3月份的48.4跌至31.3,这也是自2012年来,最严重的剧减。
他说,用于遏制疫情的本地和国际限制措施,是促使制造业走下坡的主因,这些限制措施使生产商无法全面运作。
他强调,许多商品生产商甚至被迫全面暂停输出,主要是因为人力资源不足、没有新企划和订单,以致在供应链面对史无前例的剧减。
"抗疫措施使到制造业在4月陷入剧减,一点也不出奇。本地需求因抗疫措施而受重创,很多企业因关闭而停产。
"出口需求方面也崩溃,因为全球政府采取激烈行动,以防止医疗保健系统不堪重负。”
他说,约83%的公司因为物流及材料运输的限制,结果外国客户的订单减少了。
"低产量加上供应商交货时间更长,集合这两个因素,使到4月的采购剧减。
"存货也少了,因为企业收紧库存以控制成本。”
在企业维持劳动力方面,他说,约95%的企业能保住员工,员工数量没变。
"令人欣慰的是,就业仅出现了小幅下降,因为大部分公司留住员工,以保障长期生产能力。未来一年的业务预料有所提升,因为很多公司看到前景改善。
"在这方面,随着政府寻找方式放宽限制,我们可能即将看到出口率只是中度下降,这能推动生产线复原。
"不过,复苏可能会很缓慢,因为全球需求恐怕会降低好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