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党自1969年开始参加全国大选至今,可以说是历年来最大的在野党,至今更是拥有最多议席的反对党,掌握国内大多数华裔选票。然而,随着大马人口的华人比例逐年下降,导致华人选区减少,行动党若再单纯依靠华人选票,明显永远都无法成为执政党。
做了那么多年反对党,行动党下届大选的目标相信是做执政党,但是行动党本身无法在马来选区争得一席之位,所以它必须结盟马来政党。
但是行动党在过去数十年不断在寻找有实力马来政党伙伴,借他们与巫统抗衡,争取执政中央的机会,只不过两次跟伊斯兰党结盟都不欢而散,公正党的实力大不如前,国家诚信党不成气候,现在与敦马哈迪的土著团结党结盟看似有作为,其实不然。
土团党人才资金皆缺乏
土团党是一个纯粹以马哈迪名气成立的政党,以他们现在的最高理事会阵容来看,就算公正党与诚信党愿意让出选区给土团党竞选,然而土团党却没有足够的大将可以派上阵。
马哈迪已经91岁高龄,不大可能上阵竞选,剩下的就是前副首相慕尤丁以及马哈迪儿子慕克里兹,显然土团党面对人才短缺与老化,以及经费不足的问题。
简单来说,土团党不但无法感动巫统的选区,甚至要保住现有的议席(一些巫统国州议员跳槽土团党)都有一点困难,就连巴莪区国会议员慕尤丁要在下届大选寻求蝉联也没有十足的把握,这可以从慕尤丁退出巫统后,他所统领的巫统巴莪区部竟然只有零星的党员跟随他跳槽的情况看得出来。
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在安华入狱后,马哈迪已经是在野党联盟中,分量最重的领袖,相信在野党日后会由马哈迪主持大局。
行动党仍是最强在野党
对行动党来说,即使刘镇东早前曾表示行动党的华人支持率从505大选的85%减少至65%,但行动党在华人选区几乎可说是固若金汤,估计在现有的37个国会议席,最多会减少至30个议席,依然无损最大在野党的地位。
巫统掌控国会80多个国会议席,加上一直以来被视为国阵票仓的东马拥有30多席,加起来有110多席,再次执政的机会非常高,不过巫统的目标是重夺三分二议席优势,因此巫统才会高姿态与伊党交好,希望伊党会支持国阵政府。
其实比起伊党,巫统有一个更好的选择,可以轻易达致三分二优势的目标,那就是拉拢行动党,既可以削弱在野党的势力,也凸显国阵多元化种族的色彩。
在实力方面,行动党也比伊党优胜得多,正如上面所说,行动党在下届大选预料至少胜出30席,而且还坐拥槟州政权,在决定雪州政权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而伊党在上届大选因为获得行动党的加持,赢得不少华裔选票,所以才可以在混合选区有所突破,不过现在华社已经抗拒伊党,所以伊党现有的21个国会议席,至少会减少10席,同时能否保住丹州政权也必须视乎与巫统之间的合作谈判。
最重要的一点,巫统本身也不想落实会吓跑外资的伊斯兰刑事法(否则当年伊党就不会从巫统分裂出来),毕竟政府现在采用亲中国的外交政策,有最具华社代表性的行动党加盟国阵,肯定比伊党来得理想。
巫统是要执政的唯一伙伴
倘若行动党真的要不惜一切成为执政党,纵观所有的政党,就只有巫统能够实现他们的愿望,但是行动党当然不会想与马华及民政走在一起,大可开出"巫统必须踢马华及民政出局”的条件,让行动党一手包揽马华与民政的官职,成为国阵唯一的华人代表政党。
只要巫统答应踢走马华及民政,制造国阵没有华社代表的景象,行动党就可以以拯救国家的姿态加入国阵,成为执政党成员之一,达到当执政党的目的。
顺带一提,行动党秘书长林冠英现在面对贪污案,案件将会在明年3月开审,以大马司法审讯的速度来估计,案件审讯至少需要一两年时间,应该会在下届大选结束后才会有结果。
林冠英的命运是否也会成为巫统与行动党合作的谈判筹码之一?行动党是否真的有可能与巫统结盟?正如首相纳吉最近所说的:政治无绝对,行动党既然可以与交恶20多年的马哈迪称兄道弟,也无需在意跟巫统破冰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