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房事染兹卡 更防不胜防!
Pregnant women are advised not to travel to Zika-plagued countries. u00e2u20acu201d Picture by AFP

(吉隆坡3日讯)兹卡病毒祸因除了来自病媒蚊,但更邪恶的传播是来自性行为,大马卫生部副总监(医学)拿督再也英南说,性行为传播兹卡病毒的情况或会比推断中的来得严重与深远。

他指出,虽然病毒会在患者的尿液和血液中被冲走,不过在女性的阴道分沁物里仍会残留至多2个月,在男性的精液里残存半年。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若在过去两周内有出现发烧或显现红疹的人土,应该马上体检,同时进行安全性行为。”

他对Malay Mail指出,一名感染病毒的女性即便已康复,但也不应马上怀孕,而需避孕至少3个月,同时进行安全性行为。

"至于男士,若在感染病毒后则应进行安全性行为至少半年。”

他强调这是极度慎戒的预防措施,而且是有必要的,"即使目前还未有确定这种病毒通过性行为中的阴道分沁物或是精液传播的程度有多严重,但还是小心为上。”

而若是病患是一名孕妇,其胎儿则可能会患上小头症。

另外,卫生部总监拿督诺希山指出,通过性行为感染兹卡病毒只会发生于确诊病例。

他强调,该部如今是力求控制病媒蚊滋长,如果这些繁殖温床得以控制,其实就不会有病媒蚊传染病毒。

"与其谈被蚊子叮了后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应该清除这些病媒蚊,因为防患于未然才是上策。”

据台湾媒体称,兹卡病毒多样化的传染途径,已涵盖骨痛热症和爱滋病的传染途径,在传染病教科书裡几乎可说是前所未见,也打破了"虫媒传染病”和"性病”分类的藩篱。

据报导,在今年7月,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宣布首例通过性方式传播的兹卡病毒,该名男子的女性伴侣刚从兹卡疫区返国,确诊感染兹卡病毒,且该名男性发病前1年并无国外旅游史,近期也无该名女病患以外的性伴侣或被蚊虫叮咬的印象,因此研判是透过性行为感染。

据《纽约时报》在今年二月报导,科学界其实已推断兹卡会透过性行为传播,早在2008年时,一名在非洲收集蚊子期间感染了兹卡病毒的疟疾专家,回到美国北科罗拉多州后不久,便把该病传染给了其妻子。

由于这位专家的妻子没离开过该州,且该地区没有足以传播兹卡病毒的蚊虫,加上这对夫妇并未将其传染给四个孩子,因此专家推断性传播是肇因。

据报导,台湾疾管署也引述法国近期发表在知名学术期刊的研究结果发现,一旦女性生殖器官检出兹卡病毒,发病后3天于生殖器、子宫颈及子宫颈黏液样本均能检出兹卡阳性,经11天后仍呈阳性,维持时间比尿液和血液长,推测有经女传男性传播及母子垂直传染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