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大马战兹卡必会打败仗?专科医生告诉你
A worker fogs a community playground at a new Zika cluster area in Singapore September 1, 2016. u00e2u20acu201d Reuters pic

(吉隆坡1日讯)为何大马防守兹卡必会失败?一名小儿科医生认为,兹卡病毒在大马将是无可抵挡的疫情,大马人只能"坐以待病”。

一名小儿科高级谘询专科医生拿督阿玛星投书Malay Mail Online指出,纵观大马人差劣的卫生行为,大马人只必须面对三大情况: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他说,骨痛热症虽然可致命,然而只要康复就一切安好。

"然而兹卡病毒即会破坏,引发残疾,特别是未出生宝宝,而我们仍未免疫,我们大部份人仍有机会中招。目前传来疫情的数据让人心寒,我做为医生读到这些统计也会胆颤心惊。”

"目前的证据是15至20%的受感染孕妇,可能会生出脑部受破坏的宝宝,特别是早产儿。”

他说,兹卡的症状非常普遍,这包括发烧、起红疹、头痛及红眼等,许多人即使受感染,也只有轻微症兆,甚至没有症兆。

阿玛星说,目前最好的方法就是预防被蚊子叮,然而如同骨痛热症,即使只是由卫生部单方面也无法防战,但需要每个国人皆出力防疫。

"但要防止被病媒蚊叮是不容易的,而且不少没有公民意识的人,四处丢垃圾,你去看看休闲公园看到垃圾满布的情况就可以知道。我们的城市都被垃圾淹没,沟渠阻塞,即使医院也成为公众的垃圾场。”

他认为,大马要防守兹卡病毒的机会非常微小,但必须总动员, 以非常积极与激进的心态去迎战,包括见顾好家居卫生, 还有地盘、休闲公园等公众场所,而该些繁殖温床在中罚单时,政治人物必须免于插手。

"有人说这些是做不到,然而新加坡却办得到了,新加坡的黑斑蚊场地指数(即黑斑蚊繁殖温床比例)已从1970年的50%降至2013年的0.2%。”

他警告,当我们下一代的孩子都会成为兹卡病毒的祸害之果时,我们不能怪罪他人了,但一切要扪心自问,防守兹卡及黑斑蚊是大马人集体的责任。

编按:此乃为作者观点,不代表M中文网立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