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兹卡 您必须要懂的事
A resident leaves a community garden as a worker fogs the area at a new Zika cluster area in Singapore September 1, 2016. REUTERS/Edgar Su TPX IMAGES OF THE DAY

马来西亚已经确诊首宗兹卡病例,对于防范兹卡病毒,您必须要知道以下事项:

■ 兹卡病毒的传播途径?

Advertising
Advertising

答:兹卡病毒由热带地区较常见的伊蚊(Aedes)传播,和骨痛热症病毒一样。伊蚊吸入被病毒感染的血液,然后在叮咬另一人时,将病毒注入人体。伊蚊通常在白天叮咬,清早和下午至傍晚是叮咬高峰期。兹卡病毒能透过性接触传播给性伴侣。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到过疫区后的28天内应采取安全性行为,使用安全套;若有兹卡病症,则建议在半年里都做好防护。此外,输血也相信是途径之一,但世界卫生组织指出,这一途径仍有待证明。

感染兹卡病毒有什么症状?

答:兹卡症状会在被黑斑蚊叮咬后3至12天浮现,一般会持续4天到一个星期。兹卡症状和骨痛热症症状十分相似,包括发烧、头痛、身上有红疹、关节或肌肉疼痛,以及红眼症。红眼症多出现在兹卡病例中,属典型症状,也有专家指兹卡病毒导致的红疹较痒。如果出现上述情况,务必及时就医。

患有各种慢性疾病的年长者若染上兹卡病毒,会否出现较严重并发症甚至导致死亡?

答:理论上应该会,因为年长者一旦感染病毒,免疫力将会减弱,更容易遭其他细菌侵袭而出现严重并发症。然而,以目前的病例来看,情况并非如此,因为多数成人感染兹卡病毒后,仅出现临床症状较轻微的发烧、红疹、肌肉酸痛等,有些甚至没有任何症状。

兹卡病毒与骨痛热症病毒都由埃及黑斑蚊(Aedes aegypti)传播,若被载有这两种病毒的黑斑蚊叮咬,是否会同时患上两种疾病?

答:会,埃及黑斑蚊可能同时承载两种病毒,所以一旦被该黑斑蚊叮咬,将可能染上两种疾病。国外已有这类个案。

■ 兹卡病毒对孕妇的风险?

答:兹卡病毒可导致小头症基本上已得到医学证实,孕妇尤须提高警惕。孕妇在妊娠期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初期如果感染兹卡病毒,胎儿受影响的风险最高,须尽早求医。

对孕妇进行羊膜穿刺术(Amniocentesis,俗称抽羊水检验)能否检验出腹中胎儿已感染兹卡病毒?

答:若没有证据显示孕妇已感染兹卡病毒,医生一般不会建议孕妇做抽羊水检验。若孕妇已确诊感染兹卡病毒,妇产科医生则会评估孕妇情况并告知抽羊水检验的利与弊。

孩子头部比一般人来得小,是否表示他患有小头畸形症(microcephaly)?

答:孩子头部看似比较小并不代表他患有小头畸形症,婴儿头部较小也不代表他面对发育相关问题,应交由医生做评估。

小头畸形症是否可治愈?该如何辅助患有小头畸形症的婴儿?

答:这要视孩子是否患有任何残疾,以及残疾程度。可进行的治疗和辅助工作包括各类康复治疗如物理治疗、语言治疗和职能治疗等。

 

"灭蚊五步”

1. 每隔一天就为花瓶换水

2. 每隔一天就倒掉花盆托盘的积水

3. 不使用晒衣竿时,把撑管盖好

4. 将所有的水桶和水容器倒置存放

5. 每月疏通屋顶檐槽,加入BTI杀蚊药

 

资料来源:新加坡《联合早报》

相关文章